|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為什么有的共定位圖片中葉綠體通道是玫紅色?
在擬南芥、、玉米、大麥、小麥等材料中,種植培養苗子時是正常接受光照的,葉片中含有大量葉綠體,而葉綠素在640nm左右的激發光下可產生紅色的自發熒光。當在這些含葉綠體較多的受體材料中做共定位實驗時,共定位marker一般為紅色熒光(在560nm左右的激發光下),實驗及共聚焦拍攝時兩個波長通道的熒光互不影響,但視野下看著比較混淆,尤其疊加后二者不易分清,因此只是在顏色顯示上將葉綠體自發熒光設置為玫紅色,以顯示和共定位marker的區別。

亞細胞定位是查找生物大分子在細胞內的具體存在的位置,如在核內、胞質內或者細胞膜上存在。常見的亞細胞定位方法有生物信息學預測法、熒光法、GFP融合蛋白表達法。

熒光顯微鏡技術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植物細胞中不同細胞器的位置和功能。通過使用不同的標記物,我們可以定位許多其他細胞器,例如核糖體、囊泡和細胞壁。這些信息對于研究植物細胞的生物學過程和開發新的農業技術都非常重要。
蛋白質亞細胞定位的研究方法
1、融合報告基因定位法
將綠色熒光蛋白(GFP)及其衍生蛋白、β-葡萄糖苷酸酶(GUS)等報告基因,與目標蛋白基因融合在一起,由目標蛋白的引導信號進行亞細胞定位,對報告蛋白的光信號進行跟蹤和觀察,從而確定目標蛋白的定位。該方法是目前使用廣泛的蛋白質亞細胞定位研究方法。
2、熒光標記定位法
將反應與化學光學信號相結合,通過特異性的熒光標記與目標蛋白(抗原)結合,通過熒光信號檢測,確定目標蛋白的亞細胞位置。目前標記信號不局限于熒光素,還有同位素、酶、膠體金顆粒、納米金屬顆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