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辣椒精粗品進入CO2超臨界成套裝置進行萃取分離,在壓力20mpa,溫度40℃萃取2-3小時,分離出辣椒堿粗品,送入重結晶罐采用溶劑反復重結晶生產出60%-70%的高含量辣椒堿成品。在整個混合油蒸發過程中,溫度要控制在35℃~40℃之間,以免制得的葉黃素因溫度過低絮凝變稠而影響工藝操作。浸出采用平轉浸出器,齒條傳動,轉子平衡設計,轉速低,配備功率小,運行平穩無噪音,維修費用低。
混合油循環原理設計有利于減少新鮮溶劑投入量,降低渣中色素殘留,提高混合油濃度;混合油蒸發系統設計,蒸發系統溫度不超過65℃,保護了辣椒紅色素的色價;色辣分離整個工藝連續化生產,自動化程度高,色辣分離,易于控制;脫殘系統設計,成品紅色素和辣味素中殘留溶劑小于25ppm。膜過濾自動化程度高且可靠,降低勞動強度,膜過濾過程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能很好的實現清潔生產。
超臨界流體具有類似氣體的較強穿透力和類似于液體的較大密度和溶解度,具有良好的溶劑特性,可作為溶劑進行萃取、分離單體。果蔬是食品色素的主要來源之一,采用果蔬色素提取設備中膜分離技術,可以節約能源,提高品質。SF的密度和液體相近,粘度與氣體相近,但擴散系數約比液體大100倍。由于溶解過程包含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和擴散作用,因而SF對許多物質有很強的溶解能力。
超臨界流體萃取,就是利用超臨界流體的這一強溶解能力特性,從動、植物中提取各種成份,再通過減壓將其釋放出來的過程。設備可配備CIP清洗系統,實現就地清洗,整套設備操作方便,無死角。超臨界流體對物質進行溶解和分離的過程就叫超臨界流體萃取。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研究表明,浸取率和色價是常規法的數倍,顯示出該技術的優勢。但是設備投資高和能耗高導致的高成本,限制了該技術的工業應用。
在低溫狀態下進行浸出脫溶,生產的低溫豆粕為生產大豆分離蛋白和脫脂蛋提供了X好的原料,并為貴重油料(可可餅、核桃仁、月見草籽、沙棘、小麥胚芽、黑加侖籽、番茄籽等)油脂和其他脂溶性物質如維生素、色素等其他食品化工原料的提取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浸出粕質量好,四號溶劑浸出粕植物蛋白保存率高,為植物蛋白開發利用提供了低成本的X質原料。因色素易溶于堿水,可用堿水對色素進行浸提,使用1%的NaOH溶液提取色素效果較好。進出油脂質量佳,四號溶劑浸出的毛油含雜質(有機雜質)少,酸價低,色素低,所以精煉率高。溶耗低、蒸汽用量少,四號溶劑浸出油脂由于設計了新穎的“工藝系統內部熱交換技術”且溶劑易揮發,易回收,故節約了大量的溶劑和蒸汽。
常溫分離濃縮,避免色素受熱分解,保證色素的本色。膜分離濃縮提純的技術優勢體現:純物理過程,無化學反應,不改變成分。膜除雜過濾濃縮設備沒有添加其他或利用化學物提取,很大程度上保證產品純度,提高產品品質。采用錯流流程設計,設備流量保持性好,不易堵塞。系統采用304或316L衛生級材料,符合QS及GMP等要求。
膜分離技術處理發酵液,可以很大地提高發酵液澄清過濾后的品質,降低發酵液后期處理成本,提高產品收率。浸出粕質量好,四號溶劑浸出粕植物蛋白保存率高,為植物蛋白開發利用提供了低成本的X質原料。常溫進行,條件溫和無成分破壞,特別適宜對熱敏感的物質。膜分離濃縮系統生產成本為蒸汽濃縮成本的的1/5左右,大大節儉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具有很大的技術、經濟優越性。膜過濾自動化程度高且可靠,降低勞動強度,膜過濾過程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能很好的實現清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