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假肢根據年齡、步行需要正確地選擇膝關節功能和材料,不要盲目追求、進口假肢部件:年老、體弱者宜選輕的假肢部件,步行中需要可靠的穩定性。為防止假肢突然打軟腿、摔倒,宜選用帶手鎖的膝關節或帶承重自鎖的膝關節;兒童由于生長發育需要宜選用骨骼式大腿假肢以便于每年延長假肢;帶有步頻跟隨性能的膝關節的大腿假肢,可以根據步行快慢需要自動調節小腿擺動速度,但這類膝關節都重量較大,都是國外進口部件,價格昂貴,主要適合年輕人需要快速走路使用。這里順便提醒大腿截肢者,你應該清楚地了解你所裝的膝關節是何種膝,應該有的功能特點,在使用中是否都已經有了。
下肢截肢,不僅會給人的步行帶來困難,而且很大程度上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時截肢者需要及時的根據人員的指導來安裝假肢,以便盡可能恢復,使自身的日常生活能夠回歸正常。
具體根據下肢不同的截肢平面,可將它分為,足踝部假肢、小腿假肢、大腿假肢、和髖關節離斷假肢,比較起來一個,更適合于髖離斷截肢患者或大腿殘肢過短的患者。總之,不論是哪一類,都應該以能達到支撐身體和步行的目的為基礎。
對于所有下肢截肢患者,為什么在安裝假肢前都會要求患者穿戴臨時假肢呢?很多截肢患者認為是截肢后殘肢水腫,沒有定型,安裝假肢后殘肢會萎縮。以前傳統的假肢安裝方法是截肢術后待傷口愈合、拆線后,出院回家等待殘肢,自然定型,一般需等待半年后才能裝配假肢。為了幫助截肢者早日康復,近代多主張早期安裝臨時性假肢。一般的臨時性假肢在截肢術后兩周,傷口良好愈合、拆線后即可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