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鐘前 人工養殖牛蛙服務至上「武漢農科大」[武漢農科大7f89065]內容:
牛蛙進室前,應對溫室進行清洗和調試,清除病原和污物。
當室外溫度很低,牛蛙處于冬眠時,應把室溫降至與室外溫度相近,以免溫差過大導致牛蛙發病。
進室后的1周時間內,逐步升溫至22~28℃。進溫室的牛蛙要選擇規格一致,無病,體壯的牛蛙同堂飼養。每平方米放剛脫尾的幼蛙100~120只或規格100克牛蛙40~70只。

地窖越冬先在牛蛙養殖池向陽的池邊開挖一個長5m、寬3m、深0.5m的小池。池口與養蛙池相通。再在新開挖的小池上面架上木板竹簾,其上再鋪一層厚約5一10cm的稻草或茅草。再用泥土覆蓋在稻草或茅草上層,厚約20cm左右,使之成為一面鄰水的地窖。地窖內水陸相間,溫暖濕潤,可容納500一800只牛蛙越冬,成活率很高。草堆越冬在原牛蛙養殖池向陽背風的一邊,先鋪50cm左右的松土,上蓋草料,保持濕潤。再在草堆外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并用爛泥壓封,牛蛙會自行鉆入草堆內的松土中越冬。

越冬后期,當氣溫、水溫逐漸回升到10℃以上,越冬的牛蛙逐漸醒來,在晴天的中午可適當投喂一些高蛋白的飼料,如蚯蚓、黃粉蟲等,日投飼率達0.5%一1.0%即可。還要做好防止敵害侵襲和及時防治蛙病工作。牛蛙的越冬管理要重視,以保持牛蛙越冬棲息處及牛蛙的皮膚濕潤,確保牛蛙正常呼吸,也要做好防治工作,提高牛蛙的存活率。

幼蛙在經過一段時間培育,個體長到50~100克之后,就可進入成蛙養殖。
成蛙比幼蛙的適應能力和捕食能力大為提高。因此,成蛙養殖場地面積也可大些,如各種天然積水池、坑塘、魚池、雜草叢生的洼地、稻田等,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瓜棚、樹蔭、庭院的葡萄架下建池,或者空房、豬舍、地下人防設施等進行室內養殖。牛蛙的飼養對水的需要量不大,但要有可靠的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