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聚式流化態
顆粒在床層的分布不均勻,床層呈現兩相結構:一相是顆粒濃度與空隙率分布較為均勻且接近初始流態化狀態的連續相,稱為乳化相;另一相則是以氣泡形式夾帶少量顆粒穿過床層向上運動的不連續的氣泡相,因此又稱為鼓泡流態化。
聚式流化態出現在流-固密度差較大的體系,如氣-固流化床。在聚式流態化中,超過初始流化所需的大量氣體聚并成氣泡上升,在床面上而將顆粒向床面以上空間拋送。這不僅造成床層界面的較大起伏、壓降的波動;出塔空氣由于經過三段吸收、二段分離吸收尿素粉塵,可以達到尿素粉塵回收率≥90%。更大的不利是以氣泡的形式快速通過床層的氣體與顆粒接觸甚少,而乳化相中的氣體因流速低,與顆粒接觸時間太長,由此造成了氣-固接觸不均勻。流化床旋風分離器
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
循環流化床燃燒(CFBC)技術系指小顆粒的煤與空氣在爐膛內處于沸騰狀態下,即高速氣流與所攜帶的稠密懸浮煤顆粒充分接觸燃燒的技術。
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硫是一種爐內燃燒脫硫工藝,以石灰石為脫硫吸收劑,燃煤和石灰石自鍋爐燃燒室下部送入,一次風從布風板下部送入,二次風從燃燒室中部送入。石灰石受熱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流使燃煤、石灰顆粒在燃燒室內強烈擾動形成流化床,燃煤煙氣中的SO2與氧化鈣接觸發生化學反應被脫除。為了提高吸收劑的利用率,將未反應的氧化鈣、脫硫產物及飛灰送回燃燒室參與循環利用。鈣硫比達到2~2.5左右時,脫硫率可達90%以上。其中,流化床的種類有:小流化床,鼓泡流化床,騰涌流化床,湍動流化床,快速流化床,氣力運輸。
尿素包裝流化床裝置是目前國有技術單套處理尿素能力的設備。裝置投運后,經處理的尿素顆粒溫度控制在40℃~50℃,比裝置投運前夏季顆粒溫度降低30℃~40℃,尿素粒度(0.85~2.8mm)年平均值達97%~98%,較投運前提高了4%~5%,尿素產品的外觀質量大大改善。尿素顆粒粉塵去除率達99%以上,不僅回收了大量粉塵,也改善了尿素包裝崗位的工作環境。一次風由一次風機供給,經布風板下一次風室通過布風板和風帽進入爐膛。
鎮江恒升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尿素包裝流化床技術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通過鼓風機和引風機的相互配合作用,使尿素在流化床中劇烈沸騰并快速降溫;流化床形成當流體通過床層的速度逐漸提高到某值時,顆粒出現松動,顆粒間空隙增大,床層體積出現膨脹。同時,把其中的粉塵吸入除塵器中分離,達到成品尿素降溫、除塵、除氨味的目的,并有效改善了尿素產品包裝的工作環境。
據了解,國內化肥企業尿素產能不斷擴大,而尿素造粒塔并未重建,影響了成品尿素的外觀質量,主要表現為粉塵含量較大、夾帶氨味、平均粒徑偏小、顆粒分布不均勻、存放易結塊。尤其夏季高溫時,尿素顆粒溫度高,結塊、粉化嚴重。企業采用強制通風冷卻的方法后,效果依然不好,且粉塵四處飄散,嚴重影響工人健康。國內原有大化肥裝置通過引進國外技術進行解決,不僅投資巨大,且售后服務難以保證。聚式流化態顆粒在床層的分布不均勻,床層呈現兩相結構:一相是顆粒濃度與空隙率分布較為均勻且接近初始流態化狀態的連續相,稱為乳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