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影響電捕焦油器效率的原因
1.煤氣的流速快慢。當流速過快時,在氣流出上端管口時焦油粒子還未抵達管壁,所以焦油就不能在電捕焦油器中除下。
2.煤氣溫度的高低。當煤氣溫度過高時氣流的速度就增強,此時即為前述的下降效率的原因,其次是煤氣溫度過低時,煤氣中的焦油仍是氣態。此時尚不是小的液粒或霧狀,因而也不易除下。
3.直流電源電壓的高低。通常是在3萬伏以下難以形成電暈(即形成電離的表象)在電壓過低時形成的電暈強度不高,此時電離表象也不明顯,形成的電子與正離子量少,因而焦油粒子帶電的可能性小,所以除焦油效率會降低。
4.煤氣中的水分的含量。水分較多時煤氣中的濕度會很大,因而所施加的直流電壓也相應的下降,否則會構成電氣上的擊穿放電表象。
在物理學中,已經得知電子或帶電的粒子在電場的作用下會作定向運動,電捕焦油器是這一原理進行的。含有焦油及其他固體顆粒的煤氣(如單段發生爐的半凈煤氣或兩段發生爐的上段煤氣)在進入電捕焦油器時,由于電捕焦油器存在正極與負極(負極就是饋入高壓直流電的電暈極,其正極就是接地的電捕焦油器的沉淀極)。送入高壓直流電的電流電壓為40-60KV,在此高壓電場的作用下,電暈極周圍的氣體就產生電離,由于電離的結果,產生了電子與帶正電的離子,氣體在流動過程中,氣中的焦油就是被電子與帶正電的離子所吸引,形成了帶電子的焦油粒子與帶正電的焦油粒子,這些帶電粒子在高壓電場的作用下,各自向他們相對的極移動,即帶負電的焦油粒子向沉淀極移動,帶正電的焦油粒子向電暈極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其他焦油粒子,使其成更大的顆粒,到終到達沉淀極吸附,粘著于管壁,粘著多了,由于焦油的自重沉淀極壁流下,達到除焦油的目的。也有部分帶正電的焦油粒子向電暈極移動,但由于電暈的直徑只有10-20毫米左右,它移動的距離只有5-10毫米,而在管式電捕焦油器負電子焦油粒子移動在于100-200毫米左右,所以負電子焦油粒子在移動中吸引其他的焦油粒子的機會就多,所以大部分焦油是沉淀中除下,。僅少部焦油在電暈極除下。
工業粉塵治理在除塵設備選型時需要注意:
首先是防塵。例如在處理鋼渣等散狀料時,使用局部密閉,使出現的粉塵、在其中循環消耗其動能后,粉塵大多數會自然沉降下來。這樣的機械防塵、除塵在國外被稱之為無動力除塵,在很多場合中的大部分粉塵都適合使用無動力除塵;至少要先使用無動力除塵預處理。
其次,是用噴水霧、或泡沫進行一系列粉塵的治理。直接噴霧可以使粉塵顆粒潤濕后,相互粘接、聚集、變大,然后就很快與大氣分離;此外,對于溫度比較高的煙氣,直接噴霧完成蒸發冷卻就可以用很少的水使煙氣冷卻,體積縮小,速度降低也有易于除塵。
后,直接使用的除塵設備。因為從減排徹底的角度考慮,節能的除塵器是選,相對污染后的高額罰款,無形的社會反面效應對企業的影響,投資在除塵設備上的成本就足夠低了。
電捕焦油器的改進措施:
(1)出于技術處理可靠的考慮,進出口應盡可能的設置水封,便于安全出產,即便需求加盲板也是在水封之后進行,這樣更加安全,也符合當前的安全出產的總體需求。
(2)在電暈極絲距離蜂窩底部出口處添加一個套環,能夠削減電暈極絲在氣流動搖時瞬時碰觸沉淀極而打斷極絲。并在電暈極下端、吊環以上加裝內徑4~5mm、壁厚2.5~4mm、長200~300mm的不銹鋼套管,維護電暈極,以延伸其使用時間。
(3)因為目前的煤氣處理量較小,電捕焦油器沒有備用設備,一旦出現問題就愈加明顯,計劃新增1臺6萬m3/h 的電捕焦油器, 4臺電捕并聯運轉。
(4)因為凈煤氣中含焦油等雜質的影響,設備的壓縮機運轉周期短,故障率高。為此,我們在氣柜后又新建了2臺電捕焦油器,以改進煤氣壓縮機的運轉條件。
(5)為防止絕緣子因受潮而導致擊穿等事端,用氮氣維護絕緣箱的絕緣子十分重要,可采用電加熱,也可采用蒸汽加熱,氮氣出口溫度約80℃,氮氣用量約50m3/h。如果沒有氮氣,筆者以為也可用凈化后的焦爐煤氣加熱后作為維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