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光伏發電造價軟件功能介紹
軟件主要包括:工程信息、基礎單價、分部概算、概算匯總、報表目錄五個部分。通過對工程信息、基礎單價、分部概算和概算匯總等相關信息的設置和錄入,輸出相關報表。主要功能如下圖所示:
1、新建工程新建工程,編寫工程信息,選擇計稅方式(一般計稅和簡易計稅),點擊【確定】按鈕,可將該工程保存為“*.sbe”。
2、工程信息工程信息主要包括:工程名稱、工程編號、定額版本、編制人、總裝機容量、建設工期、施工月數、海拔(m)、人工/機械海拔調整系數、人工/機械總體系數、地區類別、區域劃分、特殊地區、編制時間、計稅方式,也可自定義添加和刪除工程其他擴展信息。其中海拔(m)由用戶選擇或輸入,隨之,人工/機械海拔調整系數自動刷新顯示;工程名稱等信息由用戶直接輸入。
光伏發電造價軟件使用技巧
預規解析1.按地區調整取費費率預規中,冬雨季施工增加費費率按區域劃分調整,且同一區域劃分中,不同地市費率不一致。軟件提供冬雨季施工增加費費率設置,及預規中費率的查看。
2.建筑費用估算預規中,建筑工程部分存在兩種特殊計算規則:1)集中生產運行管理設施 =人均面積*單位造價指標*人數。2)室外工程投資 =(房屋建筑工程投資-集中生產運行管理設施投資)*估算比例(該比例為10%~15%);其他工程投資=(建筑工程投資-集中生產運行管理設施投資)*估算比例(該比例為2%~4%)
軟件對應提供兩種輸入方法:1)添加一筆性費用(元):軟件中單擊右鍵-選擇“添加資源”-“添加一筆性費用(元)”,輸入單價、數量即可。
2)添加一筆性費用(%):軟件中單擊右鍵-選擇“添加資源”-“添加一筆性費用(%)”,選擇對應參考的項目劃分、比例即可。
光伏發電造價軟件早期歷史2
太陽能以其獨有的優勢而成為人們重視的焦點。豐富的太陽輻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污染、廉價、人類能夠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陽能每秒鐘到達地面的能量高達800兆瓦時,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陽能轉為電能,轉變率5%,每年發電量可達5.6×1012千瓦小時,相當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陽能的這些優勢,20世紀80年代后,太陽能電池的種類不斷增多、應用范圍日益廣闊、市場規模也逐步擴大。20世紀90年代后,光伏發電快速發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經建成了10多座兆瓦級光伏發電系統,6個兆瓦級的聯網光伏電站。美國是早制定光伏發電的發展規劃的國家。1997年又提出“百萬屋頂”計劃。日本1992年啟動了新陽光計劃,到2003年日本光伏組件生產占世界的50%,世界前廠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國新可再生能源法規定了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大大推動了光伏市場和產業發展,使德國成為繼日本之后世界光伏發電發展快的國家。瑞士、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芬蘭等國,也紛紛制定光伏發展計劃,并投巨資進行技術開發和加速工業化進程。世界光伏組件在1990年——2005年年平均增長率約15%。20世紀90年代后期,發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組件生產達到200兆瓦。商品化電池效率從10%~13%提高到13%~15%,生產規模從1~5兆瓦/年發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擴大。光伏組件的生產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
光伏發電造價軟件發展與趨勢
現狀與趨勢2011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約為27.5GW,較上年的18.1GW相比,漲幅高達52%,累計安裝量超過67GW。近28GW的總裝機量中,有將近20GW的系統安裝于歐洲,但增速相對放緩,其中意大利和德國市場占裝機增長量的55%,分別為7.6GW和7.5GW。2011年以中日印為代表的亞太地區光伏產業市場需求同比增長129%,其裝機量分別為2.2GW,1.1GW和350MW。此外,在日趨成熟的北美市場,新增安裝量約2.1GW,增幅高達84%。其中中國是光伏發電安裝量增長快的國家,2011年的光伏發電安裝量比2010年增長了約5倍,2011年電池產量達到20GW,約占的65%。截至2011年底,中國共有電池企業約115家,總產能為36.5GW左右。其中產能1GW以上的企業共14家,占總產能的53%;在100MW和1GW之間的企業共63家,占總產能的43%;剩余的38家產能皆在100MW以內,僅占總產能的4%。規模、技術、成本的差異化競爭格局逐漸明晰。國內家組件生產商的出貨量占到電池總產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