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養殖蛋雞基礎的設施設備如下:
1、雞舍。分為幼雛舍、中雛舍、后備雞舍、成雞舍。
2、消毒設施。雞場入口設有消毒池,生產區門口有行人消毒池和更衣換鞋消毒室,每棟雞舍入口處應設置消毒池。
3、雞籠。分為雛雞籠、育成雞籠、蛋雞籠。
4、供料設備。供料機械和食槽。供料機械有鏈式喂料機和塞盤式喂料機;食槽常見的有長形食槽和吊桶式圓形食槽。
5、飲水設備。有槽式飲水器、塔形真空飲水器、式飲水器等種類。
6、同時還要有清糞設備、取暖設備、光照設備、通風設備等,根據各場實際進行選擇。
7、糞便處理有固定的雞糞儲存、堆放設施和場所,儲存場所有防雨、防糞液滲漏、溢流措施。
8、防疫設備。
單層式籠具這種方式為全部機械化操作。是將所有雞籠均平放于距地面2米左右高的架子上。每兩個雞籠背靠背安裝成為一列,列與列之間不留過道,但有供水及集蛋的傳送帶。供料、供水及集蛋全部機械操作。雞的糞便直接落在地面上。此種籠具雖只有一層,但因無過道,故單位面積上養雞數量多。同時除糞方便,舍內空氣質量好,環境條件一致性好。但投資成本較高,對飼養員的責任心要求較高。
管理是趨勢:伴隨著養雞業規模化養雞的水平愈來愈高,設備了,自然養雞的管理和技術也需要不斷地更新新版本,僅有技術的人做的事才能成功,并沒有哪一個養殖戶會養雞懂水電工程,會做人做事又的,所以把每一項工作中交到技術的人去完成,互利共贏,互利共贏才算是趨勢。
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是趨勢:規模化,規模化養雞時如今養雞業全力推行的養雞方法,有許多養殖戶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的養雞方式,一些散養戶規模小,肉食雞飼養機器設備及其養雞起步晚已經不能在切合養雞業的發展趨勢,經濟效益也微乎其微乃至賠本,因此小型的養殖戶勢必要更改現階段的飼養局勢才會在養雞行業穩中求勝。
1、雞糞搜集與配置:搜集新鮮的雞糞、揀凈臟物、搗爛后加入5%—10%的能量飼料,如棒子面、麥麩等。益加益EM源液0.5-1%。2、水份調節:厭氧發酵發酵法規定發酵原料水分含量在60%上下,新鮮的濕雞糞加10%左右麥麩,其成分基本能做到60%的需求,干燥的雞糞必須自來水當然侵潤1鐘頭,到拿手握緊拌好一點的濕雞糞,指縫間有水珠外滲但下不來滴時,表明水流量基本上適合。
3、填裝:開展厭氧發酵發酵的器材能是缸、養殖池或塑料袋。用塑料袋發酵時,放滿雞糞后,要把塑料袋里的余氣充足排出來,并把封袋扎牢。
4、發酵時長:工作溫度在10℃—15℃時,發酵需7—10天。20℃之上時要3—5天。30℃時要2天就可以。
5、留意難題:把握合適的水分含量,要求在60%上下;造就厭養自然環境,原料填裝時一定要分層次夯實,特別是角落里和邊沿位置,填裝后應密封性,堅決氣體進到,雞糞若結團、泛白、有異味,表明早已長霉,不可以用于喂養小動物,不然容易造成病癥乃至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