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耐磨襯板熔煉工藝
1)先往500kg酸性中頻電爐中加入廢鋼和生鐵熔清,再加入鉻鐵、鎢鐵、鎳,調整鐵水成分。
(2)在出鐵前5-10鐘內先后加入適量錳鐵和硅鐵。 (3)在出鐵前2分鐘左右加入0.05%純鋁脫氧。 (4)鐵水出爐溫度控制在1460-1500℃左右。
高鉻鑄鐵的組織和性能
1.鑄態
組織:索氏體+共晶碳化物及條狀塊狀棒狀碳化物。
硬度:HRC48.6,49.3,46.0,49.4,51.7。平均硬度:HRC49。
2.熱處理態
經過“正火空冷+回火空冷”的熱處理后,硬度平均為HRC60.5,金相組織為馬氏體+共晶碳化物+條狀塊狀棒狀碳化物。
耐磨技術高鉻鑄鐵合金襯板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為解決材料硬度和韌性相匹配的問題,20世紀30年代后期,美國對鉻的質量分數為~30^的合金白口鑄鐵進行了研究,發現鉻的質量分數大于12%時,碳化物由滲碳體Fe3C轉變為Cr7C3型碳化物,它的硬度高,組織形態為菊花狀和條塊狀,因此韌性大幅度地提高。高鉻鑄鐵合金襯板中鉻的質量分數大于11%,鉻、碳含量的比值超過4.5。在這種條件下,高硬度M7C3型碳化物幾乎全部代替了從M3C型碳化物。型碳化物呈六角形桿狀及曲面板條狀分布在基體中。
相對于普通白口鑄鐵或低鉻鑄鐵而言,可以認為高鉻鑄鐵合金襯板 中的碳化物是不連續相,而基體是連續相。也就是說,碳化物對基體的破壞作用大大減小,因而高鉻鑄鐵的韌性優于普通白口鑄鐵和低鉻鑄鐵。型碳化物的硬度很高,為1300~1800HV,而M7C3型碳化物的硬度只有800?1200 HV,因此M7C3型碳化物的形成賦予了鑄鐵以高的硬度。通過添加其他合金元素以及進行適當的熱處理,高鉻鑄鐵可以獲得不.同的基體組織,以滿足各種不同工況對耐磨材料提出的性能要求。高鉻鑄鐵已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球磨機襯板、磨球、反擊破碎機板錘、軋鋼機軋輥等。在高鉻鑄鐵發展的同時,各類合金鋼由于其高韌性、低成本及良好的耐磨性而得到快速發展。在低沖擊或無沖擊條件下,高鉻鑄鐵和合金鋼以的性能價格比取代了高錳鋼。以磨機襯板為例,20世紀60年代之前均采用高錳鋼,70年代后即被合金鋼和高鉻鑄鐵所代替。三代耐磨材料各有特點,至今仍分別在不同的工況條件下得到廣泛的應用。
球磨機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進行粉碎的關鍵設備。它廣泛應用于水泥,電力,硅酸鹽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與有色金屬選礦以及玻璃陶瓷等生產行業,對各種礦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進行干式或濕式粉磨。球磨機常見的配件有球磨機筒體襯板、出料篦板、隔倉板、磨頭襯板等,其中球磨機筒體襯板的形狀也早已不是簡單的板狀、角螺旋、圓角方形襯板、溝槽襯板、梯形襯板,其形式之多、形狀之繁,枚不勝舉。
球磨機襯板一般按其使用部位分為:筒體襯板、磨頭襯板、隔倉板、出磨篦板、人孔襯板及特殊襯板五類。特殊襯板指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構件如擋料圈、環等,盡管它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防護性部件,但習慣上我們還是將其稱之為襯板,而劃入特殊襯。
高鉻鑄鐵襯板熱處理
實驗表明,奧氏體化溫度越高,殘留奧氏體量越多,馬氏體量越少。隨著奧氏體化溫度的升高,高鉻鑄鐵的硬度先升高再降低,在 1000℃ 淬火時,試樣的宏觀硬度高,為62.74 HRC。這是因為二次碳化物沉淀析出的溫度決定了在奧氏體中溶解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含量,進而顯著地影響 Ms 點的溫度和淬火硬度。當奧氏體化溫度較低時,析出的二次碳化物數量多、顆粒小、分布均勻,奧氏體中碳及合金元素含量少,空冷后馬氏體硬度較低; 但是如果奧氏體化溫度過高,析出的二次碳化物數量少、顆粒大、分布不均勻,奧氏體中碳及合金元素含量多,奧氏體穩定性高、Ms 點降低,導致淬火后殘留奧氏體多、馬氏體少,硬度又會降低。
對 1000℃保溫不同時間后淬火的試樣進行硬度測試的結果表明,保溫 2 h 后空冷的試樣硬度很高,為64.04 HRC。如果保溫時間繼續延長,隨著奧氏體晶粒長大以及奧氏體中析出的二次碳化物的增多,材料硬度反而降低。
為了消除內應力和提高韌性,高鉻鑄鐵淬火后應進行回火。高鉻白口鑄鐵合金含量較高,回火穩定性好,在 250~500℃回火時不僅韌性有所提高,而且硬度下降不大。將上述 1000℃保溫 2 h 后空冷的高鉻鑄鐵試樣,分別在 250℃和 450℃進行 2 h 回火,發現250℃回火后碳化物組織呈細小的粒狀和塊狀,邊界圓鈍,彌散分布; 而 450 ℃回火后的碳化物組織條塊較大,部分碳化物呈狀分布。顯微硬度測試表明,250℃回火 2 h 后基體的顯微硬度高。熱處理后,試樣的硬度和沖擊性能比鑄態都有所提高,經1000℃×2 h 淬火+250℃×2 h 回火工藝處理的試樣的沖擊值提高幅度十分顯著,沖擊吸收能量達到4.13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