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在公共交通領域應用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戰略方向。經過3年來“十城千輛”工程的推廣,已有50多個城市公交企業應用了新能源公交。截至去年12月份,全國約有27800多輛新能源汽車,其中80%是公交車。科技部部長萬鋼在今年時也曾表示,新能源汽車今后仍將堅持以公交推廣為主。“總體來說,新能源汽車在公交領域的增長很快,但對于汽車廠商來說,在推廣過程中我們還是感覺比較艱難。”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國強告訴記者。
基于此,劉國強認為未來兩三年混合動力汽車仍將是重點推廣車型。李世豪也坦言,純電動公交車因電池技術與充電配套設施等不到位和價格等因素,有待完善和提升。作為戰略車型,應該與時俱進。另外,新能源客車的推廣主要依靠補貼,但遲早是要“斷奶”的,加快推進市場化運作非常必要。“重慶公交探索新能源客車模式值得借鑒。制定商業化模式、確定充電基礎設施,可實現車輛和技術的結合,單純依靠補貼不是長久之計。”李世豪認為,新能源客車的發展要加快規模化、產業化,實現市場化,降低成本、提高,才有與傳統客車競爭的優勢。
“目前,我國每千人新車銷量18輛,千人保有量199輛。而日本、德國、法國等大約是每千人新車銷量40輛,千人保有量600輛。”崔東樹說,近期新能源汽車年度走勢規律改變,未來兩個月新能源車市走強特征明顯。“全年銷量超過200萬輛,問題不大。”新能源客車與傳統燃油客車相比,主要區別在于動力源,底盤以及車身結構結構。
從未來發展看,整車市場將經歷從公共交通到私人用車領域的電動化爆發式增長階段。根據規劃,新能源整車市場將經歷四個發展階段:公共交通領域的電動化(2020年前),貨運流通領域的電動化(2025年前),商業運營領域的電動化(2030年前),私人用車領域的電動化(2030年后)。按技術分類,受相關鄭策傾斜和技術難度雙重影響,純電動車占據市場主導。由于相關鄭策傾斜,純電動車在銷量以及增速上一直高于插電混動汽車,2019H1我國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動汽車分別銷售49.12.6萬輛;此外,PHEV補貼遠少于EV,廠商缺乏投資動力;PHEV結合電動技術和燃油技術,技術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