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比較理想的鎳離子來源是次磷酸鎳,使用它不至于在鍍液中積存大量的硫酸根,也不至于在使用中隨著補加次磷酸鈉而帶入大量鈉離子,但因其價格原因而不能被工藝化所應用。
目前應用的鎳鹽就是,由于制造工藝的不同而有兩種結晶水的。因為是主鹽,用量比較大,在上鍍過程中還要進行不斷的補加,所含雜質元素會在鍍液的積累,會造成鍍液鍍速下降、壽命縮短,還會影響到鍍層的性能,尤其是耐腐蝕性能。
化學鍍鎳的應用范圍非常廣,可在不同的基材上鍍。
對于不同的基材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如下:
1)基體本身具有催化作用的如鐵、鎳等可直接進行化學鍍鎳。
2)電位比鎳負的鋁、鎂等金屬在化學鍍鎳前進行浸鋅處理,而后再進行化學鍍鎳。
3)不銹鋼基體應先閃鍍一層鎳,再進行化學鍍鎳。硬度高、耐磨性良好。電鍍鎳層的硬度僅為l60~180HV,而化學鍍鎳層的硬度一般為400~700HV,經適當熱處理后還可進一步提高到接近甚至超過鉻鍍層的硬度,故耐磨性良好,更難得的是化學鍍鎳層兼備了良好的耐蝕與耐磨性能。
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對鍍鉻層加以修復,這個問題就能夠得到及時解決,而且成本又低。或者是在模具制造時鍍鉻(如熱壓模),以提高其表面耐熱、易成模性能。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模具鍍化學鎳的關鍵在于:
1、鍍前準備,如工裝夾具設計與選擇以及裝夾方法。
2、在施鍍過程中要注意鎳沉積條件,鍍層結合強度、硬度,厚度三者關系。
3、鍍液一定要選擇的化學鎳施鍍,這樣才能保證鍍層均勻;
4、鍍后應作去應力處理,這樣耐磨性、耐蝕性和結合力會更好
鎳鹽的濃度過高提高鎳鹽的濃度,當鍍液PH值又偏高時,易生成亞磷酸鎳和氫氧化鎳沉淀,從而使鍍液混濁,極易觸發鍍液的自行分解,并造成工件表面上有許多顆粒狀。絡合劑的濃度過低絡合劑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能提高鍍液中亞磷酸鎳的沉淀點。鍍液在鎳鹽濃度、溫度、PH值一定時,亞磷酸鎳在鍍液中的溶解度和沉淀點也是一定的。若溶液中絡合劑的濃度過低,隨著化學鍍鎳的進行,亞磷酸根將不斷地增加,會迅速達到亞磷酸鎳的沉淀點,從而出現沉淀的現象。這些沉淀物,將是鍍液自行會解的觸發劑之一,也是造成工件表面上有許多顆粒狀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