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牙咬用牙咬法主要是確定糧食含水量。用牙咬糧粒,感覺費勁、聲音清脆、斷面光滑,則水分含量低。如牙咬感到濕軟、發潤,糧粒成片狀的為含水量大。有些為軟質的,牙咬斷面有面者為干,濕潤者為濕。如大豆:用手指捏住豆粒一半,用門牙咬時有響聲并掉皮者為干。牙咬時應考慮到不同糧種、品種,甚至產地、土質特點對糧食品質的影響,不能一律對待,硬質糧粒以清脆聲為干,軟質糧粒以清脆而有面為干。
手摸用手摸糧食,根據糧粒的軟硬、滑澀、干濕度等來判斷糧食水分大小和雜質多少。如手容易插入糧堆或裝糧工具中,感到光滑松散,夏天時感到糧堆內有涼氣,抓時頂手,糧粒容易從指縫中流落則為干。反之,插入時感到粗糙發澀,阻力大,插入困難等,這些都表明糧食水分較大。如發澀的小麥水分一般都超過了15%。發澀的稻谷水分在17%左右。
凍花生仁,手握一會發潮、發軟,松手后可發現個別花生仁有水珠,含水量也較大。雜質:主要看花仁中含泥土、沙石、黑渣和根、莖、葉等含量判斷雜質百分比。芝麻有春茬和麥茬兩種。其皮色分黑、白、紅、黃四種。質量好的芝麻,色澤鮮亮、皮薄、粒大、均勻、籽粒寬圓飽滿,嘴尖小,去皮后仁呈白色。質量次的芝麻,皮厚、色暗、無光,粒小肚扁平、嘴尖長、秕子多。一般白芝麻含油較多,可達58—60%;褐芝麻次之,可達54—58%;花芝麻較次,52—56%;黑芝麻次,含油量48—51%。
二是外界溫度影響時,糧堆內部出現嚴重的糧溫分層現象。三是部分高溫糧或低溫糧混入糧堆。由于上述原因所致糧堆內存在溫差,在空氣對流和溫熱擴散的作用下,易使低溫部位濕度增大,產生結露。處理:時刻觀注糧堆整體糧溫的變化,必要時進行通風處理,或者熏蒸處理蟲害和微生物,消除糧堆溫度梯度過大。糧堆底部結露熱糧入倉(烘、曬的糧油,或白天接受的夏糧等,糧溫很高,未經冷卻直接入倉)遇到冷的地坪,墻壁,柱石等,因溫差過大而引起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