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當各款肉類鹵好后,取出,再使鹵水再煮沸(每次操作時,會有生水或手汗污染,如鹵水不再煮沸,會很快變酸)。沸前亦要將浮面油小心撇去,并用干凈毛巾抹去周邊的油污,再次把藥材膽放回,再煮沸后熄火待冷卻。
每次鹵肉類時,要加適量的味料,味料的多少視每天所鹵肉類的分量而定。經過若干天后,要將魚簍內的藥材全部棄去,再將魚簍洗凈,放入新的藥材料(俗稱“換鹵水膽”)。藥材的多少視每天所鹵肉類的分量而定。
煮制是對原料用水、油炸等加熱方式進行加工的過程,對產品的色、香、味、形及成品化學性質有顯著影響。煮制使原料黏著、凝固,有固定制品形態的作用,使制品可以具有加工的形態;還可以在原料與調味料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特殊風味,改善產品的色香味;同時,煮制的過程也除掉了原料中的微生物,提高產品的貯藏穩定性和保鮮效果。
煮制時間要根據原料的形狀、性質及成品規格要求來確定。一般來說,體積大、質地老的原料,加熱煮制的時間較長,反之較短。煮制中會有部分營養物質隨湯汁流失,因此,成品質量與煮制過程中的湯汁的用量和運用方法相關。在煮制過程中,根據火焰強弱和鍋內湯汁情況,可分為旺火、中火和微火三種。旺火火焰高強穩定,湯汁劇烈沸騰;中火火焰低弱搖晃,鍋中間部位湯汁沸騰;微火火焰很弱搖擺不定,湯汁微沸或緩緩冒泡。
旺火煮時間較短,將湯汁燒沸,使原料初步煮熟;中火和微火燒煮時間較長,可使原料在煮熟基礎上變得酥潤可口,配料滲入內部,達到內外品味一致。
制作時間:
1、老鴨(全鴨)、鴨腿、鴨腔:大火煮開,鹵制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
2、鴨爪、鴨頭、鴨翅、鎖骨、鵪鶉、半邊鴨:下鍋即開始計時,鹵25分鐘起鍋。
3、蓮藕:下鍋即開始計時,鹵12分鐘、泡10分鐘即可。
4、鹵鴨腸:將老湯燒至70-80度,下入鹽140克、雞精250克、色素少許鹵約8分鐘即可出鍋。
5、鹵雞翅尖、鴨舌、鴨肝、鴨心、鴨蛋、小龍蝦、螃蟹:其中雞翅尖鹵5-8分鐘,鴨舌、鴨肝、鴨心鹵8分鐘,小龍蝦鹵15分鐘,螃蟹鹵15-20分鐘(注:鹵制小龍蝦、螃蟹時不加色素)。
醬鹵肉風味的形成主要是蛋白質、脂肪浸出物和其他物質在煮制時發生的一系列變化而形成。在煮制過程中, 前體物質通過脂質氧化、Maillrad反應和一些物質的熱降解生成了各種呈味物質, 從而賦予了肉以滋味和芳香味。
鹵水制作:
1、將冰糖砸碎,炒鍋置火上放菜油和冰糖100克,炒至熔化呈銀紅色,摻清水250克制成糖色。
2、鍋內摻清水5000克,放入拍刀姜、蔥把子、鹽、冰糖、紹酒、糖色(使湯呈淺紅茶色)和香料袋,用小火煮(約1小時)至香味四溢即成鹵水備用。
3、包好的香料袋還可以留下待下次再煮,煮成的鹵水可以連續使用,每次煮完后,除去雜質泡沫,撇去浮油,凈下來的凈鹵水再加入鹽煮沸后,即將鹵水盛入陶瓷鹵水缸中保存。
4、下一次鹵制時,便把鹵水倒入鍋里,并放入上次的香料袋再煮,如香料袋已翻煮多次,鹵水也變渾濁并感覺無香味時應換新的香料袋和鹵水,以保持鹵水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