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傳統交換機從網橋發展而來,屬于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設備。它根據MAC地址尋址,通過站表選擇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路由器屬于OSI第三層即網絡層設備,它根據IP地址進行尋址,通過路由表路由協議產生。交換機的好處是快速,由于交換機只須識別幀中MAC地址,直接根據MAC地址產生選擇轉發端口算法簡單,便于ASIC實現,因此轉發速度極高。但交換機的工作機制也帶來一些問題。
從廣義上來看,網絡交換機分為兩種:廣域網交換機和局域網交換機。廣域網交換機主要應用于電信領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礎平臺。而局域網交換機則應用于局域網絡,用于連接終端設備,如PC機及網絡打印機等。從傳輸介質和傳輸速度上可分為以太網交換機、快速以太網交換機、千兆以太網交換機、FDDI交換機、ATM交換機和令牌環交換機等。從規模應用上又可分為企業級交換機、部門級交換機和工作組交換機等。
三層交換機的工作過程,如果目的IP地址顯示不是同一網段的,那么A要實現和B的通訊,在流緩存條目中沒有對應MAC地址條目,就將一個正常數據包發送向一個缺省網關,這個缺省網關一般在操作系統中已經設好,這個缺省網關的IP對應第三層路由模塊,所以對于不是同一子網的數據,先在MAC表中放的是缺省網關的MAC地址(由源主機A完成);然后就由三層模塊接收到此數據包,查詢路由表以確定到達B的路由,將構造一個新的幀頭,其中以缺省網關的MAC地址為源MAC地址,以主機B的MAC地址為目的MAC地址。通過一定的識別觸發機制,確立主機A與B的MAC地址及轉發端口的對應關系,并記錄進流緩存條目表,以后的A到B的數據(三層交換機要確認是由A到B而不是到C的數據,還要讀取幀中的IP地址。),就直接交由二層交換模塊完成。這就通常所說的一次路由多次轉發。
交換機以應用需求為向導對交換機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網絡綜合服務、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有了新的發展。協議測試是一種基本交換機測試技術,網絡協議是為了提高測試的效率和溝通的有效性提出的為了保障通信的規則。在網絡通信日益膨脹的年代,網絡協議也不可少,網絡協議的基本要求是功能正確、互通性好和性能優越。協議測試初先的原型為軟件測試,主要的分類有黑盒測試、白盒測試和灰盒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