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對于點蝕損傷,需抑制其發展,即裂紋的產生,在開式齒輪的不同運行階段,借助于潤滑,可以防止點蝕的出現。
1)在齒輪副投入使用的初期,使用的磨合潤滑劑,使齒輪快速經歷磨光過程,在消除已產生裂紋的同時,提高齒輪的接觸比例,防止新的疲勞裂紋產生。
2)當齒輪接觸比例上升后,換用高粘度的潤滑油,建立足夠厚度的潤滑油膜,使載荷平均分布,降低接觸壓力。如此,能夠有效點蝕損傷的發生,并緩解既有點蝕的擴展。
為了延長齒輪的使用壽命,創造良好的潤滑條件,需要合適的潤滑劑以及科學的潤滑方式來降低齒輪磨損量,防止齒輪出現擦傷、膠合、塑性變形、點蝕等損傷,延長齒輪使用壽命,并避免因潤滑不當造成的既有損傷的持續發展。為防止出現前述的各類損傷,要求選用的潤滑劑以及潤滑系統具備高的粘度,承載能力強、粘附性能好、含極壓添加劑、良好的抗磨損性能、適應齒面較高的工作溫度、科學控制,油污均勻以達到下述目的:
a)能夠在嚙合齒面間形成足夠厚度的油膜;
b)承受較高的齒輪運行溫度;
c)降低摩擦系數;
d)能夠有效吸收齒輪嚙合時的沖擊力,降低齒輪承受的沖擊載荷;
e)能夠有效降低齒輪的磨損速度,延長齒輪壽命;
f)使載荷平均分布,降低接觸壓力;
g)能夠有效防止齒輪出現新的損傷,或緩解既有損傷的擴展。
開式齒輪傳動設備出現的問題:
點蝕和剝落:點蝕的初期形貌為疲勞破壞。隨著裂紋擴展、連接,終造成齒面金屬材料脫落,形成初期點蝕,并可能持續發展為擴展性點蝕、片蝕或剝落。點蝕損傷對齒輪的使用壽命有較大影響,嚴重時齒輪厚度大大減少,甚至出現斷齒。主要表現為齒面金屬材料的遺失、出現凹坑、且凹坑的邊緣較為尖銳。
塑性變形:塑性變形時一種卸去外部載荷后不能恢復的變形,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齒輪燒到過大載荷沖擊長生的。主要表現為齒輪材料在齒表動,齒面上出現類似山雞蛋形狀,平行于齒輪的嚙合線,嚴重時可以延伸到整個齒寬分布。
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齒輪式潤滑油泵會出現泵油不足,甚至不泵油等故障,主要原因是有關部位磨損過大。齒輪式潤滑油泵的磨損部位主要有主動軸與襯套、被動齒輪中心孔與軸銷、泵殼內腔與齒輪、齒輪端面與泵蓋等。潤滑油泵磨損后其主要技術指標達不到要求時,應將其拆卸分解,查清磨損部位及程度,采取相應辦法予以修復。
潤滑油泵主動軸與襯套磨損后,其配合間隙增大,必將影響泵油量。遇此,可采用修主動軸或襯套的方法恢復其正常的配合間隙。若主動軸磨損輕微,只需壓出舊襯套后換上標準尺寸的襯套,配合間隙便可恢復到允許范圍。若主動軸與襯套磨損嚴重且配合間隙嚴重超標時,不僅要更換襯套,而且主動軸也應用鍍鉻或振動堆焊法將其直徑加大,然后再磨削到標準尺寸,恢復與襯套的配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