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地下灌溉又稱“滲灌”。將灌溉水引入地下,濕潤根區土壤的灌溉。一般由輸水部分和田間部分組成。輸水部分可采用渠道或管道與水源連接。地下灌溉不破壞土壤結構,不占用耕地,便于管理,還可以均勻輸送水分和養分,給植物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同時地下灌溉可以把地表下5-10厘米厚的土壤控制在干燥環境下,這樣可以減少病蟲害、雜草的蘗生,還可以減少的費用,可以增加作物的產量。地下灌溉一般適用于上層土壤有良好毛細管特性,而下層土壤透水性比較弱的地區,由于表土濕潤不足,不利于苗期生長,所以不適用于土壤鹽堿化的地區。
中國是世界上發展農田灌溉早的國家之一。秦漢之前對農田灌溉稱為“浸”,到漢代有稱“溉”或“灌”的,西漢時“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唐以后習慣用“灌溉”一詞,并沿用至今。就農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而言,灌溉主要有播種前、催苗、生長期及冬季等種類。就發展到現階段的灌溉方式而言,主要又分為地面灌溉、澆灌、科學灌溉等。
采用壓縮空氣法,選擇和使用適當的壓縮空氣流量(17-42.5m3/h)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系統中3"的主管,壓縮空氣流量可能需要212 m3/h、對于4"的主管,壓縮空氣流量可能需要424 m3/h。壓縮空氣壓力不要超過0.35Mpa,采用壓力調節閥以防止壓力過高,若采用空氣體積大、壓力低的壓縮空氣,可消除一些潛在的隱患。不要試圖用高壓力、低容量的壓縮空氣來排空水,這非常危險。 注意:即使灌溉系統能承受1.0MPa的水壓力,但在相同壓力的空氣作用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因為空氣的粘滯度比水的粘滯度小許多,能產生更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