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鎳帶
純鎳具有良好的光澤、延展性、可焊性、導電性以及耐蝕性。鎳帶外觀銀白色,厚度:(0.01mm—6.0mm),寬度:(1.0 mm—165000mm)鎳帶其熔點高,在陰極工作溫度范圍內,會蒸發;有足夠的熱蒸發,并有好的機械加工性能和成形性;對陰極的發射性有好的影響,并有適宜的電阻系數,輻射系數好,熱傳導系數大,因此,鎳帶多用于耐蝕構件。精密儀器結構和的重要零件。
鎳合金的種類
鎳-鉻-鐵-鉬“G”合金合金G-3的耐腐蝕能力在許多應用中都超過合金400、合金600和合金825。這種合金特別耐硫酸和不純凈磷酸的腐蝕,能夠經受還原性和氧化性兩種介質條件。后來開發的合金G-30焊接性能更好,耐腐蝕能力提高,特別是焊縫熱影響區的耐蝕能力
鎳-鉻-鉬“C”合金合金C-276是化學工業用于應對腐蝕性極強的介質條件(超出不銹鋼的能力范疇)的合金材料,它在各種酸、酸性鹽和其它各類腐蝕性化學物質中具有杰出的耐蝕能力。合金C-276在濕和次氯酸鹽這樣的惡劣環境中表現優異。由于合金C-276鉬含量較高,因此它對氯離子引起的點蝕和縫隙腐蝕有很好的耐蝕能力。尋求比合金C-276冶金性能和耐腐蝕性能更好的材料的過程,促進了幾種“C”系列合金的開發與商業化,它們是合金C-22、622、59、686和C-2000。這些合金的鉬含量大致相當,而鉻含量都大大高于合金C-276。某些牌號還含有鎢或銅。這些次要合金元素對冶金性能和耐腐蝕性的影響是復雜的,本文不作論述。
鎳-鉬“B”合金合金B-2對具有還原性的硫酸、磷酸和鹽酸有突出的耐腐蝕能力。它特別適用于全部濃度范圍和溫度高達沸點的鹽酸設備。氧化性化學物質對這種合金的耐腐蝕性有不利的影響,尤其是溶液中作為雜質的鐵離子和銅離子等強氧化劑。后來開發的合金B-3和合金B-4的性能比合金B-2更好,這些新牌號的一個好處是降低了加工中不良顯微組織(可能造成脆化)的形成。
鎳基合金復合板的國內標準
鎳基合金一般用作復合板的復層材料,基層材料可以是碳鋼及低合金鋼,也可以是不銹鋼。以上所提及的所有鎳基合金,都可以被用來制作鎳基合金復合板。
JB4748-2002是鎳基合金以往執行的標準,2010年5月1日,NB/T47002.2-2009標準——《壓力容器用焊接復合板
第2部分:鎳-鋼復合板》實施,正式取代了JB標準。
鎳基合金復合板生產流程
鎳基合金復合鋼板,從原材料入廠檢驗到成品的包裝發運,一般要經過幾十道工序,主要的工序如下:原材料入廠檢驗→基、復材劃線下料→基材拋光除銹→復材拼接→復材校平→基、復材配板→復合→無損檢測→未結合區域補焊→復合板熱處理→校平→性能檢驗→二次無損檢測→齊邊定尺→復材表面酸洗鈍化或機械拋光→成品檢驗→包裝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