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墻柱的模板拼接接頭應互相錯開,且在拼接處的支撐應做加強處理。柱模每高500mm設一道柱箍,且要交錯布置,四面均要進行支撐。當柱高大于6.0m時,應將幾根柱的支撐同時連接形成構架。墻模每高500mm應設置一道對拉螺桿,采用拉頂結合加固。墻柱模板的斜撐支撐點處應牢固,防止變形及移位。墻柱模板根部應設置清掃口,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應清掃一遍,將模板內的雜物沖洗清理干凈。混凝土澆筑施工前,必須先鋪設一層30~50mm與混凝土內砂漿相同的接縫砂漿。
【分析】
測量時,發現混凝土結構層標高及預埋件、預留孔洞的標高與施工圖設計標高之間有偏差。
原因分析如下:
1.樓層無標高控制點或控制點偏少,控制網無法閉合;豎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頂部無標高標記,或未按標記施工。
3.高層建筑標高控制線轉測次數過多,累計誤差過大。
4.預埋件、預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時未重視施工方法。
5.樓梯踏步模板未考慮裝修層厚度。
措施】
1.應剔除彎曲變形剛度不足的模板,陰角處模板設銷栓固定,模板陰角處加設豎向壓杠,采用對拉螺栓固定鋼管圍檁,對拉螺栓要靠近陰角處。
2.立模前對樓面找平,或用砂漿封堵柱截面限位處。
3.檢查模板拼縫嚴密情況,并在立模前驗收。混凝土應分層澆搗,每層混凝土為500mm左右,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內不大于200mm,延續振搗時間為30s左右,不得過振。
4.柱模板要澆水充分濕潤,柱混凝土澆筑前先鋪一層與所澆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禁忌37】雨篷根部漏漿、露石子,混凝土結構變形
【分析】
1.雨篷根部底板模支立不當,澆筑混凝土時漏漿。
2.雨篷根部膠合板模板下未設托木,澆筑混凝土時根部模板變形。
3.懸挑雨篷根部混凝土比前端厚,模板施工時,未重視模板支撐,未采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