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針對釩渣空白焙燒-銨化浸出新工藝產生的浸出液,在對NH_4HCO_3-NH_4VO_3-H_2O溶解度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冷卻結晶分離方法分離溶液中偏釩酸銨。采用程序控溫冷卻方式考察了碳酸氫銨濃度、降溫速率、攪拌速率、晶種添加量等因素對偏釩酸銨從70℃冷卻結晶至40℃時結晶率、產品粒度、形貌等的影響,明確了偏釩酸銨冷卻結晶規律,建立了偏釩酸銨從碳酸氫銨母液中結晶分離方法,獲得了結晶工藝條件。在碳酸氫銨濃度10g/L、降溫速率0.36℃/min、攪拌速率200r/min、晶種添加量1.0%時偏釩酸銨結晶率可達94.28%,得到的偏釩酸銨晶體純度為99.5%,產品粒度均勻,平均粒徑約為152μm,晶體成規則棱柱狀結構。

偏釩酸銨在不同氣氛下熱分解可以獲得各種釩氧化物。近年來在 N_2中焙燒制取電極材料 V_6O_(13)受到重視。在 N_2中分解過程文獻報導不盡一致,往往關注 TG 結果,對熱行為的了解還不夠。本工作使用 TG、DTG 和 DTA 手段在 N_2和其它氣氛下考察 NH_4VO_3分解過程,對反應機理作初步探討。1 實驗試劑級 NH_4VO_3,純度大于98%,球磨后平均粒徑約5μm作為試樣使用。實驗用氣為高純 N_2、Ar。TG 和 DTG 在 SETARAM 微量熱天平上進行,鉑坩堝,試樣量20-30mg,靈敏度取25mm/mg,加熱速度~7℃/min。

以偏釩酸銨、硼酸為前驅體,通過煅燒法制備V_(2)O_(5)/g?C_(3)N_(4)催化劑。采用XRD、FT?IR、XPS、SEM和BET等技術對催化劑的結構與形貌進行表征。以V_(2)O_(5)/g?C_(3)N_(4)為催化劑,為萃取劑,H_(2)O_(2)為氧化劑對模擬油中二苯并(DBT)的脫除進行考察。探究了反應溫度、催化劑質量、萃取劑體積、n(H_(2)O_(2))/n(S)以及不同硫化物等因素對脫硫效果的影響。在模擬油體積為5.0 mL、萃取劑體積為3.0 mL、n(H_(2)O_(2))/n(S)=8、催化劑質量為0.02 g、反應溫度為30℃和反應時間為60 min的佳條件下,DBT的脫除率達到91.9%,經過5次催化劑再生后脫硫率仍可以達到85.7%。

研究和開發了一種從廢棄的鎢金屬制品中回收鎢和釩的新工藝。該工藝包含三個步驟 :①聯合使用鎂鹽和鋁鹽對鎢金屬制品堿浸出液的純化 ;②利用甲酸選擇性地浸出釩 ;③高純APT的結晶。通過該工藝的處理 ,鎢金屬制品浸出液中的釩濃度可從 0 .175 g/L提高到 1.380g/L。結果 ,86 96%金屬釩以偏釩酸銨的形式被回收 ,85 %以上的金屬鎢以APT(仲鎢酸銨 )的形式被回收 ,APT的純度達到了日本的國家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