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全力搶人才!傳臺積電平均調薪幅度達8%
晶圓代工廠臺積電每年四月都會進行年度例行性調薪。竹科業界傳出,因應通膨及搶才需求,臺積電今年平均調薪幅度將達8%,超越往年固定調薪幅度3%到5%;預期廠若采此調幅,半導體其他同業在壓力下,恐將會跟進。
臺積電去年結構性調薪20%,帶動半導體業掀起結構性調薪潮,預期今年仍有不少公司會跟進。臺積電公關窗口表示,確實每年四月會固定調薪,但目前還沒有公開調薪幅度數字,8%可能只是猜測。
廠作法常是同業跟進指標。聯電表示,五月是該公司例行年度調薪,將會參考園區同業競爭力、獲利結構等多重因素,目前無法透露調薪幅度。

IC Insights報告:
英飛凌掉出0半導體企業
根據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IC INSIGHTS》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不包含純晶圓代工廠的情況之下,2021年前50大半導體供應商占半導體市場營收6,146 億美元的89%,比2010年公司的81%占比增加了8個百分點。
其中,、以及十五大的半導體供應商在2021年半導體市場營收占比,分別較2010年增加了8、9、和11個百分點。而隨著未來幾年預計會有更多的并購,《IC Insights》認為,合并的結果可能將推升供應商的占比達到更高的水準。

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7倍,供應鏈面臨挑戰
“從 2021 年初到 2022 年 5 月,鋰價格上漲了 7 倍以上,鈷價格上漲了一倍以上。同期鎳價幾乎翻了一番,達到近十年來未見的水平,”IEA 在發布的《2022 年電動汽車展望 》報告中表示上周。
業內人士表示,鋰離子電池的需求旺盛,但電池供應鏈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并承認礦物材料的短缺構成了挑戰。
消息人士稱,鋰價格的飆升是由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LFP)電池制造商的需求推動的。他們表示,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的擴張速度比三元電池增長更快,規模更大,這主要是受中國電池制造商的推動,它們占據了 99% 的磷酸鐵鋰產量。

美光即將在日本開設DRAM產品研究
近日,東京報道稱,美國內存制造商美光將開始在日本生產先進的DRAM產品。
報道稱,美光執行副總裁馬尼什巴蒂亞(Manish Bhatia)在接受專訪時透露,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利用日本廣島工廠生產1工藝的DRAM產品。
美光計劃未來十年在投資1500億美元。關于日本廣島工廠的生產規模等細節,巴蒂亞表示,相關細節需要在未來預計獲得日本資助時進行協商。
據悉,美光日本廣島工廠是2013年收購爾必達時收購的,之后積極投資。目前,廣島工廠沒有額外工廠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