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在生產中,為確保焊接有可追溯性,應詳細記錄焊前預熱溫度、層間溫度、焊后熱處理溫度等。焊接時層間溫度、熱影響區不得小于預熱溫度,不得大于250℃。當溫度大于200℃時,加熱片應立即停止加熱。
考慮到焊縫長短的情況,當焊縫大于1m時,盡量安排多名焊工焊接,每1m焊縫中必須安排一名焊工焊接。應一次焊接完成,盡量避免隔夜二次預熱。焊接需從中間向四周焊接,先焊對接縫,后焊角焊縫的順序進行,當有自由端對接焊縫時,應先焊自由端焊縫,角焊縫先焊立角焊,后焊平角焊。
當焊縫較短時,尤其要注意,因為生產人員經常重視生產而忽視質量,由于焊縫較短,焊完一道后,溫度還較高,這就需要檢驗人員實時監督,以防溫度過高,又繼續焊接。多層焊時每層焊道的焊接方向要一致,各層的焊接方向可以相反,焊道的接頭應互相錯開,錯開距離不小于30mm。
除打底層厚度4~6mm外,其余每層厚度控制在3~4mm。建議焊縫寬度,平焊縫≤16mm,其它位置≤25mm。焊接完畢,應立即檢查焊縫外觀質量,對表面成形不符合要求的焊縫,在保證層間溫度≥100℃的前提下,立即進行修補,修補長度不得小于50mm。
由于現有的5083鋁合金脈沖MIG焊襯墊,對接單面焊雙面成形焊接工藝使用的不銹鋼襯墊或普通鋼襯墊對錯邊量控制、焊縫直線度要求較高以及襯墊粘貼不便且襯墊加工成本較高,為了降低焊接成本和提高焊接效率,本文對該焊接工藝進行改進,提出采用陶瓷襯墊代替不銹鋼襯墊和普通鋼襯墊。通過對5083鋁合金脈沖MIG焊陶瓷襯墊對接單面焊雙面成形焊縫,進行外觀檢驗和焊縫內在質量檢驗,以驗證該焊接工藝的可行性和適用性,并掌握該焊接工藝的施工要求及工藝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