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活性炭孔隙分布對VOCs 吸附效果的分析
活性炭不同孔徑的孔隙具有完全不同的吸附機理。其中微孔(<2nm)吸附基本符合微孔填充理論,即固體吸附劑表面存在位勢場,鄰近的VOCs 分子在場的作用下吸附在吸附劑表面;過渡孔(2nm 至100nm)吸附時除單分子層和多分子層吸附外,更主要的是通過毛細凝聚機理產生容積填充吸附;大孔(>100nm)吸附主要是多分子層吸附,符合BET 理論。此外,活性炭的孔徑要和VOCs 的分子大小相匹配才能被有效吸附。在分子大小相匹配的情況下,活性炭孔徑的分布越均勻、孔的形狀越規則,則活性炭吸附效果越好。
通過活性炭對甲醛氣體的吸附試驗,證明吸附效果與活性炭孔結構和甲醛分子的表面官能團密切相關:活性炭的微孔比表面積越大,其表面能越高,吸附效果越明顯;若活性炭過渡孔比表面積大,則吸附達到平衡的時間短。
低溫等離子廢氣處理設備的技術機理:
等離子體去除惡臭是通過兩個途徑實現的:一個是在高能電子的瞬間是高能量作用下,打開某些有害氣體分子的化學鍵,使其直接分解成單質原子或無害分子另一個是在大量高能電子、離子、激發態粒子和氧自由基、氫氧自由基(自由基因帶有不成對電子而具有很強的活性)等作用下的氧化分解成無害產物。主要有下面幾個過程:
1、在高能電子作用下,強氧化性自由基O、OH、OH2的產生
2、有機物分子受到高能電子碰撞被激發,及原子鍵斷裂形成小碎片基團和原子
3、O、OH、HO2與激發原子、有機物分子、廢氣處理公司破碎的基團、其他自由基等發生一系列反應,有機物分子終被氧化降解為CO、CO2、H2O。去除率的高低與電子能量和有機物分子結合鍵能的大小有關。
從除臭機理上分析,主要發生以下反應:
H2O+O2、O2-、O2+——SO3+H2O
NH3+O2、O2-、O2+——NOx+H2O
H2S去除率可達91.9%,NH3去除率可達93.4%,臭氣濃度去除率可達93.6%。
從上述反應來看,惡臭組分經過處理后,轉變為NOx、SO2、CO2、H2O等小分子,在一定的濃度下,各種反應的轉化率均在95%以上,而且惡臭濃度較低,因此產物的濃度極低,均能被周邊的大氣所接受。
哪種注塑廠廢氣處理方法更有優勢 為了避免環境污染,許多注塑廠都配備了廢氣處理設備。但是,由于廢氣設備的不同,廢氣處理的效果也大不相同。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常見的廢氣處理方法是什么?哪種廢氣處理方法更有利?
1.碳吸附:碳吸附是目前廣泛使用的回收技術。其原理是通過使用吸附劑的多孔結構(粒狀活性炭和活性炭纖維)捕獲廢氣中的VOC。 VOC通過活性炭床含有有機廢氣,VOC被吸附劑吸附,廢氣被凈化并排放到大氣中。
2,光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技術是利用特殊的紫外線波段,使廢氣分子斷裂,打破其分子鏈,同時,通過空氣中的水和氧的分解,使其變成具有高活性的臭氧層或游離羥基,以氧化廢氣分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添加催化劑可以提高反應速度和廢氣處理效率,從而達到凈化廢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