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水泥制品各源材料的用途
大家都知道,水泥制品都是由各種水泥源材料組合加工而成的,這些源材料在水泥制品中各起什么作用呢?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
一、 水是滿足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普通混凝土常用的水灰比是0.40~0.65,超過水化需要的水主要是為了滿足工作性的需要。超量的水,在混凝土內部留下了孔縫,使混凝土強度,密度和各種耐久性都受到不利影響如水泥管,因水加多了而產生漏水現象。嚴重影響質量。
二水泥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主要在于多含礦物成分的種類和數量以及水泥的細度。水泥中的硅酸三鈣是水泥熟料的主要礦物,含量在50%上下,是水泥膠凝性的主要來源。硅酸三鈣與水反應,稱為水化,產生水化硅酸鈣,呈凝膠狀。水化硅酸鈣凝膠對混凝土中砂石集料等起膠結作用,并填充其間孔隙,經過硬化,成為人造石。
三、砂石稱為集料,又名骨料,在混凝土中約占體積的70%~80%。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將集料視為惰性材料,認為在混凝土中只起著構成體積的作用,對混凝土的性能影響并不大。近年研究表明,在集料和水泥漿的交界面附近,存在一個過度區,區內水化產物的形性,排列,濃度不同于過度區外,尤其是孔縫的大量存在,使過度區成為混凝土中的薄弱環節,是裂縫的多發區,也是水或諸多破壞因素進入混凝土內部的通道。制作均勻的混凝土,尤其是耐久性要求高的混凝土,不僅要選用堅潔的集料,對于集料的表面結構,吸附性和含水率都應有一定的要求。適當增加集料用量,不僅可以節約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對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也常有利,還可因減少水泥漿而帶來減小收縮率,降低水化熱,增加耐久性等好處。
四、外加劑是為了賦予混凝土某些特殊性能,滿足工程的某種需要,外加劑目前用的的是減水劑與引氣劑。
五、沙子和石頭統稱為集料
好的水泥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水泥,是建筑裝修中的必備材料,是一種粉狀無機硬性材料,通過加水攪拌成拌漿,可以廣泛的適用于各種建筑、裝修、施工工程中。然而,市場上的水泥種類很多,優劣不齊,加之水泥保質期較短,因此,水泥的選購必須要加以重視。下面水泥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水泥應該具備的特點,以便大家選購。
一、首先,水泥表示,水泥包裝袋標識完整、包裝完好;
二、水泥包裝上生產許可證編號、水泥名稱、注冊商標、品種(包括品種代號)、標號、包裝年、月、日和編等齊全,并且字跡清晰,顏色正常;
三、看水泥質量好壞一個重要依據就是看色澤(深綠色或深灰色),對于黃色或者其他顏色的水泥均屬劣質水泥;
四、使用前產品是否有受潮結塊現象,因為水泥也有保質期,一般而言,超過出廠日期30天的水泥強度將有所下降。儲存三個月后的水泥其強度下降10%-20%,六個月后降低15%-30%,一年后降低25%-40%。能正常使用的水泥應無受潮結塊現象,水泥用手指捻水泥粉沫,感到有顆粒細膩的感覺。包裝劣質的水泥,開口檢查會有受潮和結塊現象;劣質水泥用手指捻水泥粉沫,有粗糙感,說明該水泥細度較粗、不正常,使用的時候強度低,粘性很差。
劣質水泥:
1.水泥包裝袋上的標識項目不完全(如標識有工廠名稱、生產許可證編號、水泥名稱、注冊商標、品種、標號、包裝年、月、日和編號等),因為規定:水泥包裝標識中水泥品種、標號、工廠名稱和出廠編號不全屬于不合格品。
2.開口檢查,有受潮和結塊現象。
3.用手指捻水泥粉,感到有粗砂粉較多,且有不少粗硬粒子,說明該水泥細度較粗、不正常。
4.色澤發黃、發白(發黃說明熟料是生燒料、發白礦渣摻量過多)的水泥強度是比較低的。在購買水泥時一定要看清水泥的生產日期。
水泥的發展歷史
人類早是沒有建筑的,都住在山洞或者樹上,后來開始用樹枝或茅草建造房子。
隨著人類開始使用各種工具后,用石頭,泥土,木頭建造堅固的房屋,各種建造材料開始使用。
水泥早在古羅馬時期開始使用,用火山灰和石灰加水,用來粘合石頭,這樣讓建造更加堅固。
中國早在南北朝時期,用石灰和粘土及糯米制成混合物,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的粘合及墓葬的修建上。
1796年英國人利用泥灰巖燒制成水泥,這也成為種現代水泥。
1824年英國發明了硅酸鹽水泥,并取得了水泥的權。
1889年李鴻章在唐山創辦了家水泥廠。
中國水泥工業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早在2003年水泥年產量為8.6億噸,約占世界總產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