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6、交大光谷光儲充微網能量監控系統(ESMS)
交大光谷光儲充微網能量監控系統(ESMS)對微網系統中所有發電、充電、變流器、儲能等設備、以及相關的環境、告警傳感器等進行集中監控和管理。ESMS監控系統,通過智能化數據采集及傳輸模塊進行設備信息、傳感器狀態等的采集;與此同時,ESMS監控系統軟件還可實現設備告警的及時短信、通知功能,以便客戶及時處理相關故障。用戶可以通過WEB瀏覽器在網絡內隨時、隨地進行設備信息的查看。
2. 光儲充結合既然一個是被電網嫌棄/限制的發電形式,一個是隨時可能搞垮電網的用電大戶,為什么不能兩者結合呢?這就是光充概念的由來,光伏發電跟電動車充電結合在一起,理論上可以實現發電用電平衡而不介入電網,避免將波動帶給電網。
光充系統的問題也很明顯,新能源發電不可控,尤其大部分家庭應用場景是晚上回家充電,可此時光伏已經停止發電,因此光充系統還需要加上儲能電池構成光儲充系統,將白天光伏發的余電存儲在電池中,晚上需要時再從電池中放電給電動車充電。大部分光儲充系統都需要并入電網,畢竟沒太陽的時候還需要電網支持。
按照應用場景不同,我們分戶用和商用光儲充分別介紹。戶用光儲充以家庭為單位,光伏儲能安裝在自家屋頂/地下室等,再配以充電樁為自家電動車充電;商用光儲充指充電運營場所,公司等
例如以BD為代表的第三代光存儲產品,已經使用了405nm的短波,高數值孔徑物鏡。目前已經可以在單面單層12cm的光盤上存放將近30GB的數據。這樣的存儲密度已經接近這一技術的理論極限。(使用更短波長的激光器以及更大數值孔徑透鏡的實現成本和技術要求都很高)光存儲技術的發展方向針對存儲密度這一主要的制約,目前正在發展的技術主要有以下一些方向: 多層藍光存儲技術
既然一層藍光存儲的密度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那么就肯定有人嘗試將多層藍光堆疊起來。 多層藍光光存儲的實現途徑主要有基于熒光染料的多層光盤、基于光學開關層的多 層光盤、多波長多層存儲技術和微全息多層存儲技術等。目前多層的100 GB 藍光光盤在光盤庫已普遍采用,300 GB 藍光光盤目前已經研制出樣盤,正在解決大規模生產的工藝問題,預計2021 年初量產。由于受記錄層透過率的限制,已有研究證明藍光單張光盤的層數一般不超過40 層,存儲容量不超過1 TB。與在線服務的串流服務相比,藍光光盤的優勢在于超高比特率(108 Mbps),而一般在線4 K 超清串流只有16 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