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前 1990年,全國農墾經濟社會“八五”發展規劃首次提出綠色食品概念。1993年,原農業部印發《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并于2012年進行了修訂。30年來,綠色食品秉承生態環保、安全優質的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產業水平高、產品質量高、產業效益高、品牌價值高“四高”目標,在推進綠色生產、引領綠色消費等方面創新實踐,綠色食品從一個概念到一個標志、到一個產品、到一個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成功打造了一批安全優質、美譽度高的農產品精品,成為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的重要渠道,在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一、突出綠色理念,綠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一)產業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019年底,全國綠色食品企業總數達到15984家,產品總數達到36345個,產品包括農林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畜禽、水產品及其加工產品、飲品類產品等5個大類、近150個種類,基本上覆蓋了全國主要大宗農產品及加工食品。2010年以來,綠色食品企業和產品年均分別增長9.6%和8.1%,每年為城鄉居民提供綠色優質農產品實物總量在2億噸以上;綠色食品銷售額從2823億元增長到4656.6億元,年均增長5.1%;產品出口額從21.3億美元增長到41.3億美元,年均增長6.8%。以縣域為單位,全國共建成721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達到1.66億畝。綠色食品已成為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的“生力軍”。
?。ǘ┊a品質量穩定可靠。按照韓長賦部長“嚴格審查、嚴格監管,稍有不合、堅決不批,發現問題、堅決出局”的批示要求,堅持“嚴”字當頭,不斷加強產地環境審核、產品質量檢測和投入品管控,嚴格認證審核和證后監管,確保了綠色食品質量安全。2010年至2019年,每年組織的綠色食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檢覆蓋率超過20%,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左右。在近幾年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組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中,綠色食品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均達到100%,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
?。ㄈ┥鷳B和社會效益逐步彰顯。綠色食品生產模式生態效益顯著。研究表明,2009年至2018年綠色食品生產模式較普通生產模式共減少氮肥施用1458萬噸,減少一氧化二氮(N2O)排放4.29萬噸、氨氣(NH3)排放98.42萬噸、硝酸根離子(NO3-)淋洗量61.98萬噸、溫室氣體(GHG)排放量5558萬噸;每年減少農藥施用量7.3萬噸。與普通農產品相比,綠色食品價格平均高出10~30%,有效帶動農民增收。特別在生態環境優良的部分貧困地區,發展綠色食品生產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ㄋ模┢放朴绊懥Σ粩鄶U大。綠色食品的概念和品牌形象已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綠色食品”列入《辭?!?,并編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多所農林院校設置了相關課程。據調查,國內大中城市綠色食品品牌認知度已超過80%。同時,綠色食品的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綠色食品標志商標先后在美國、日本等11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成功注冊。澳大利亞、印尼等國家的8個產品獲得我國綠色食品證書。
二、從嚴規范管理,綠色食品制度和工作體系不斷健全
?。ㄒ唬嫿讼冗M實用的標準體系。立足精品定位,瞄準國際食品質量先進水平,按照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路線,建立了一套特色鮮明、先進實用、科學權威的標準體系。綠色食品標準安全指標統籌采信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或地區先進標準,普遍嚴于我國有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目前,已制定發布綠色食品行業標準140項,制定區域性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162項。實施了綠色食品標準和規程“進企入戶”示范行動,提升了企業按標生產水平。
?。ǘ┙⒘丝茖W規范的標志許可制度。1996年,綠色食品成為我國首個質量證明商標。按照證明商標管理規則,遵循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模式,采取“兩端監測、過程控制、標志許可、證后監管”的管理制度,堅持質量審核與證明商標管理相結合的運作模式。嚴格落實自愿申請,省級受理、環境監測、產品檢測、書面審查與現場審查、專家評審、中心審批、證書頒發等程序,確保認證質量。
?。ㄈ娀艘幏秶栏竦淖C后監管機制。建立并實施了企業年檢、產品質量抽檢、市場監察、質量安全預警、產品公告等五項證后監管措施,保證獲證產品在有效期內符合綠色食品標準及技術規范要求。通過省級工作機構實地檢查、檢測機構監督抽查、標志市場監察、專家風險預警、及時公告信息等方式,強化了對綠色食品的管理、監督和保護。
(四)健全了專業完善的工作體系。建立了貫通部、省、市、縣的四級綠色食品工作機構。截至2019年底,省級工作機構31個、地市級工作機構451個、縣級工作機構2414個,基本覆蓋所有省份和絕大多數市縣;培訓注冊檢查員2989人,監管員2152人,建立了400多人的專家團隊;認定綠色食品定點檢測機構96家,與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綠色發展學院聯合成立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研究院,為綠色食品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ㄎ澹┐蛟炝擞杏绊懥Φ男麄魍平槠脚_。成功舉辦了20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支持多地舉辦區域性的綠色食品展銷會,組織企業參加境外貿易促銷活動。近3年開展“春風萬里,綠食有你”為主題的綠色食品宣傳月行動,累計舉辦555場宣傳活動。支持建設了一批專業化的批發市場、專銷區域、專營柜和電子商務平臺,利用新浪微博等直播平臺舉行宣傳月等活動,為湖北來鳳、湖南永順等8個貧困縣開展“直播帶貨”,促進綠色食品銷售。
三、聚焦“四高”目標,推動綠色食品產業再上新臺階
“十四五”是我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人民群眾對農產品的要求已從吃得飽、吃得安全放心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轉變,綠色食品進入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針對綠色食品發展中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瞄準“四高”目標,搶抓機遇,精準施策,久久為功,努力推動我國綠色食品產業再上新臺階。
?。ㄒ唬┰诜沾缶稚舷鹿Ψ?。突出“四個融入”,主動融入鄉村振興,著力發揮綠色食品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中的引領作用。主動融入質量興農,著力發揮綠色食品在推進標準化、優質化、品牌化生產中的示范帶動作用。主動融入綠色發展,積極參與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行動,提高綠色生產水平。主動融入產業扶貧,立足貧困地區資源和生態優勢,著力發揮綠色食品在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脫貧增收中的作用。
?。ǘ┰谧鰪姰a業上下功夫。堅持“標準至上、質量第一”,按照“穩定存量、優化增量”的要求,穩步擴大綠色食品產業規模,不斷滿足城鄉居民對綠色化、優質化、品牌化、特色化農產品的需求。積極組織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申報綠色食品。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發展,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ㄈ┰谔嵘|量上下功夫。突出“嚴”字當頭,從嚴審核把關。強化證后監管,落實好企業年檢、產品抽檢、市場監察、風險預警、產品公告等監管制度。增強獲證主體用標意識,引導企業主動、規范用標。全力推進生產操作規程“進企入戶”行動,指導企業、農民落實標準化生產,建立健全質量控制體系。支持發展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綠色生產方式,引導企業、農民科學用肥、合理用藥。推動綠色食品納入國家質量追溯平臺,健全綠色食品質量追溯體系。
(四)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高水平打造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農產品地理標志專展和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推介會等國家級宣傳推介平臺。持續開展“春風萬里,綠食有你”宣傳月行動,擴大品牌影響力。鼓勵支持地方開展公益宣傳和產品推介、產銷對接活動,積極采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宣傳綠色食品品牌,拓展流通渠道。開設一批實體營銷網點,打造一批電子商務平臺,培育一批專業經銷隊伍,線上線下同發力,保障有效供給、滿足消費需求、實現品牌價值。
日期: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