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前 11月4日,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的個性化營養及產業發展論壇在長沙召開。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張丁主持會議,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副會長厲梁秋出席論壇并致開幕辭。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健康需求的增加以及消費升級的變化,“平均化”營養解決方案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更多人意識到,受個體年齡性別、身體內在狀況、病史、生活習慣、環境情況等多種個性化因素的影響,每個人所需要和關注的營養支持有很大差別。這給營養食品的開發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推動了營養食品的升級,個性營養應運而生。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心實驗室主任、研究員霍軍生從國民營養特征角度作出深度剖析。他指出,人類進化到現階段,需要精密的營養來支撐能量,但這種需求已經形成了人類生存的短板。他同時提到,分子營養學現在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個體化營養,這個研究處在非常起步的階段。我國每年住院人數達1.4億,實際接受營養治療的住院病患不到1%,因此市場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營養系教授、營養與功能食品創新中心主任蔡美琴指出,如果營養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它的攝入就是沒有意義的。當下,消費者對飲食營養個性化需求尤其突出,如何解決老齡化、營養不平衡等問題是營養學面臨的挑戰,這些要靠個性化、精準化來解決。
日期: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