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前
本站訊 食品安全關系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消費者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本站“食品判決案例數據庫”統計了今年5-7月份的食品的訴訟案件共計205件,投訴原因主要包括標簽標識、配料不合規、產品超過保質期、質量問題和假冒偽劣等。其中,因配料不合規引起的投訴案件共計35件,占比約17%。配料不合規已成為第二大投訴原因,企業需要重點關注。
食品不合規的代價巨大,不僅導致消費者信任缺失,而且造成企業經濟損失。從5-7月份的食品訴訟案例判決結果來看,被法院判決賠償的比例高達45.9%,判決僅退貨退款的為18.5%,駁回全部訴求的為35.6%,即大部分情況下企業敗訴。本站從配料合規角度,結合典型案例,與大家交流探討,分析企業可以采取的改進措施,避免風險。
一、案例分享
案例1 干紅葡萄酒中添加“雪蓮”。
涉案干紅葡萄酒中添加“雪蓮”,并強調產品由雪蓮炮制而成。而我國將“雪蓮”作為藥品,且非藥食同源物質,不得添加于食品中。最終法院判決企業給予消費者十倍賠償。
案例2 調味面制品添加脫氫乙酸鈉
涉案產品調味面制品中添加了脫氫乙酸鈉。涉案食品執行的是河南省地方標準《調味面制食品》(DB41/T515-2007),該地方標準中第4.5條規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2760(參照糕點類、膨化食品類)的規定。
2017年11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對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作出的食藥監辦科函(2017)748號《關于調味面制品在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食品類別歸屬問題的復函》中明確“調味面制品”為“方便米面制品”。
依據GB2760-2014,其中關于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允許使用范圍中,包含有面包、糕點,未包含食品類別名稱為06.07的方便米面制品。
法院認為涉案食品“調味面制食品” 目前雖暫無關于該類食品制作、生產的專門性國家標準,但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依據748號復函,不得添加脫氫乙酸鈉,最終判決企業賠償消費者1000元(產品購買費用2.5元)。
案例3 桂圓中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涉案產品桂圓肉干中二氧化硫殘留量0.53g/kg,超過現行《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的殘留量,法院認為涉案產品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最終判決企業給予消費者十倍賠償。
二、原因分析
通過上述典型案例以及對配料合規問題的進一步分析,配料主要涉及兩方面的不合格因素:一是產品中含有法規不允許使用的配料,二是產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對于食品配料,我國的管理較為嚴格,產品除了應該滿足自身的產品標準外,也需要滿足特定法規的要求。尤其對于保健食品原料及新食品原料,不得隨意添加,應該在其允許的食品范圍內使用。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該滿足GB 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標準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使用范圍及最大使用量或殘留量。對于食品生產企業,應理解并掌握標準要求,確保食品中所用添加劑的合規。
依據《
食品安全法》,生產經營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企業可被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三、如何有效避免
配料合規判定困難復雜,如何確保產品合規,預防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品牌損失,建議企業可從以下三點改進。
(1)熟悉法律法規
企業的研發及法規人員應熟悉產品標準,熟練掌握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標準,并對食品原料清單(包括普通食品原料、新食品原料、藥食同源物質、菌種等)有所了解,再結合企業標準、地方標準的要求,從產品配方設計到終產品標簽設計均確保合規性。
(2)學會借助使用工具
在本站的首頁,點擊數據庫,企業可以免費使用各種小數據庫進行查詢,包括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查詢數據庫、新食品原料信息查詢系統等。
(3)與外審團隊合作
除了提高企業自身團隊的專業性,企業也可選擇外部專業審核團隊,更加高效。本站的合規團隊,在配料審核、標簽審核方面有著專業的人才和豐富的經驗,協助企業加強食品標簽的管理,降低企業食品標簽的安全風險。
本文為本站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原創文章,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
日期: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