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鐘前 2020年12月31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解讀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重點解讀《煙臺葡萄酒產區保護條例》。
煙臺是中國葡萄酒工業的發祥地,是國內釀酒葡萄和葡萄酒主產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勢和較為雄厚的人才、品牌、科技優勢,已形成完善的葡萄酒配套產業鏈條,在規模效益、品牌效應等方面均居全國首位,被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授予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為加強煙臺葡萄酒產區保護,保障煙臺葡萄酒質量和品牌信譽,促進煙臺葡萄酒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煙臺制定出臺了《煙臺葡萄酒產區保護條例》,《條例》共二十八條,主要對四個方面做出規定——
01
明確保護范圍和有關概念
條例的適用范圍為本市行政區域內煙臺葡萄酒產區保護及相關管理活動。同時,為避免煙臺市行政區域內生產的葡萄酒與本條例所保護的煙臺葡萄酒概念混淆,對煙臺葡萄酒概念和煙臺葡萄酒產區的范圍做出界定。
02
加大保障和促進措施
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編制煙臺葡萄酒產區保護規劃,保障釀酒葡萄種植區的水、電、路等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制定優惠政策,統籌安排資金,鼓勵和扶持煙臺葡萄酒產區保護、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建設、釀酒葡萄適栽品種研發等。
03
嚴格監督管理和執法
釀酒葡萄種植者和煙臺葡萄酒生產者分別建立種植檔案和葡萄酒安全追溯體系。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產區內釀酒葡萄種植、原料采購、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市商務部門建立煙臺葡萄酒年度生產狀況發布制度,公布當年煙臺葡萄酒的品種、產量和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品種、采收量等相關信息。加大對侵犯煙臺葡萄酒聲譽的仿冒和造假行為的懲處力度,凡違反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04
加強專用標志和證明商標保護
建立煙臺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證明商標雙重保護機制,凡符合煙臺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國家標準的生產者,都可以申請使用。
煙臺葡萄酒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煙臺已形成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及配套、葡萄酒貿易和葡萄酒文化旅游等全產業鏈條,全市擁有葡萄酒企業162家(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年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2019年,煙臺葡萄酒以876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第3名,連續四年蟬聯全國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葡萄酒類榜首。擁有國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多家葡萄酒專業科研機構,市內多所高校設有葡萄酒相關專業,為煙臺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目前全市已建、在建酒莊達60余個,形成了蓬萊“一帶三谷”酒莊群、萊山瀑拉谷酒莊群為代表的酒莊聚集區,全市葡萄酒產業呈現出一二三產業協調推進、蓬勃發展的良好格局。
作為融合一、二、三產業的綜合性產業,近年來,煙臺葡萄酒產業在發展壯大的同時,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促進城市品牌提升。煙臺葡萄酒產業先后在國內外獲得各類榮譽30多項,已連續舉辦十二屆國際葡萄酒博覽會,一系列榮譽的獲得和活動的承辦,對城市品牌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做出了較大貢獻。特別是拉菲集團瓏岱酒莊的落戶,使煙臺成為亞洲唯一的拉菲酒生產基地,進一步拉近了煙臺產區與國際最高端品牌葡萄酒的距離,葡萄酒產業成為煙臺與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橋梁和紐帶。
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多年來,煙臺產區探索出多種葡萄種植經營模式。如中糧的“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將農民變為產業工人,解決了農民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也有利于企業統一管理,實行標準化種植,產品質量有了保障,實現了企業效益與農民利益的最大化。目前煙臺葡萄酒產業間接帶動農戶就業4萬多戶。
推動農村環境改造。南王山谷的君頂酒莊,是最早實現以企業反哺農業的典型。企業對周圍的的舊村進行合并改造,打造了布局合理、設施配套、村貌優美的社區,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酒莊建設對改善周邊村莊環境和提升鄉村整體風貌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
促進旅游產業鏈延伸。酒莊旅游有效地促進了煙臺旅游從觀光游到體驗游的轉型升級。2019年,納入全市統一監測的7處葡萄酒產業景區共接待游客近100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近億元。
相關報道:煙臺葡萄酒產區保護條例
日期: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