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板庫內存料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相信不少的同行業的人們或多或少的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對這種情況該怎么回答呢?
其實,首先要看對方是什么鋼板庫,只有用來儲存水泥、粉煤灰、礦渣微粉這種材料的庫才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其次,要看庫內均化所使用的的設備是否滿足其倉內出料的要求指標,如果分布不均或者功率不夠都有可能造成出料的速度和效率,也會造成存料過多的情況;第三,也是人們經常關注的一點,地域差異,由于南北方氣候和地貌的不同,所以不同地區的天氣情況和空氣濕度也會有較大差距,南方多雨且空氣濕度過大,水分會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庫內附著在庫壁或者底部,造成儲存料與水分結合硬化形成不可控制實體從而加劇阻礙出料,所以南方的庫體施工要注意滿焊和密閉防水性,而北方一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一年四季多氣候干燥,只需要庫體施工滿足要求不必要做過度的密閉措施來增加成本。保養鋼板倉需要每月檢查一次倉頂上張環、工藝孔及其他螺栓連接部位是否完好,緊固螺栓是否松動、墊片是否損壞。
鋼板倉的發展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早的鋼板倉是鉚接式的,繼而出現了焊接式鋼板倉,50年代出現了裝配式鋼板倉,70年代又出現了螺旋咬邊(利浦)式鋼板倉。
1982年安陽永正鋼板倉美國引進17.5k t鍍鋅波紋板裝配式鋼板倉。這是國內組引進的糧食鋼板倉群,也是國內出現的早的現代化鋼板倉群,投產后,使用極為方1982年從測繪洪河農場美國鋼板倉開始,生產出國產的座糧食鋼板倉。
在我國,利浦式鋼板倉從1985年開始起步。糧食部門引進了利浦技術和20套SM型利浦式鋼板倉施工機械生產利浦筒倉,一度在中小型倉領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由于進口設備數量有限,價格較高,近年來在中國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受國家計委委托,國家糧食局鄭州科研設計院1998年在全國范圍內調查了鋼板倉安全儲糧狀況。還有,如果物料的噸位太大的話,壓在下面的物料的密度變大,導致流動性也會變差。經過調查發現,一部分鋼板倉用戶由于采取了適當的通風及清理措施以及完善的管理,小麥儲存超過3a也沒有發生壞糧現象;有的用戶由于配套技術及管理上的不足,鋼板倉儲糧時間不超過6個月就發生了嚴重蟲害及壞糧事故。
鋼板庫特別是大型鋼板庫物料總是直接從倒錐底的中間卸出,邊緣的料總是越積越久造成死料區,使倉儲庫的出庫率大大降低。目前,常規技術建造的鋼板庫都存在嚴重的卸料問題,建成后開始出庫率還可以.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卸料會越來越差。由于鋼板倉使用的鋼板制作而成,堅固耐用,使用壽命長,不容易損壞,包容性強,儲存各種物料都輕松有余。 在我國大型鋼板庫的家族中,第三代鋼板儲庫占的優勢,可是完全出庫問題,嚴重制約了他們的發展,可以肯定的說:儲存粉料物的噸位越大,其出庫率就越低,這是由于庫底面積和儲存物壓強所決定的。 現有大型鋼板庫的出庫技術大都采用氣體輸送,汽化管均化等技術。上述技術只適用于中型粉料儲庫,不能作為大型鋼板庫的主導出庫設備。由于大型鋼板庫的儲量特別巨大,所以庫底部的粉料物在上部粉料物的巨大壓力下,堆積密度相對加大,當大到一定的極限時,粉料物業會結塊成型,這就是導致汽化管均化出料難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我公司推出第四代多孔以及第五代環保鋼板庫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