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業垃圾處理方式
一般工業垃圾固廢,大多數屬于復合型、底值類物料,直接資源再生工藝相對繁雜,整個回收利用環節處理成本相對偏高。目線城市,采取垃圾焚燒廠協同處理,但有些工業不發達地區倒采取填埋處理,此方法不太合適。
眾所周知,傳統固廢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垃圾焚燒處理、高溫堆肥、衛生填埋、固體廢棄物熱解這四類。
我國工業固廢產生量從2001年的8.8億噸,增長到2017年的33億噸。目前我國工業固廢處于成熟期,雖然技術層面仍需突破,但相關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利好。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處理方法是應用為廣 泛的也非常有效的。
壓實技術——普遍的預處理方法
壓實是一種通過對廢物實行減容化、降低運輸成本、延長填埋壽命的預處理技術。
適用范圍:適于壓實減少體積處理的固體廢棄物,如汽車、易拉罐、塑料瓶等。
非適用范圍:某些可能引起操作問題的廢棄物,如焦油、污泥或液體物料,一般不宜作壓實處理。
破碎技術——“大化小”的直接處理方法
為了使進入焚燒爐、填埋場、堆肥系統等廢棄物的外形減小,必須預先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破碎處理,經過破碎處理的廢物,由于消除了大的空隙,不僅尺寸大小均勻,而且質地也均勻,在填埋過程中另令壓實。
破碎方法:沖擊破碎、剪切破碎、擠壓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還有專有的低溫破碎和混式破碎等。
分選技術——固廢資源化、減量化的重要手段
鋼渣處理工藝經常設置磨制環節,例如文獻和中。這是因為鋼渣中的渣鋼分離是比較困難的,尤其對于細粒鋼渣,包裹有微細粒的金屬鐵或與金屬鐵連生的浮氏體及具有一定磁性的鐵酸鹽易進入磁性分離物中,導致磁性分離物中鐵品位的降低,因此對于細顆粒需要進行磨制使其單體解離,盡可能地回收利用鋼渣中的金屬鐵。
例如,單純采用破碎機,即使把鋼渣破碎到5mm粒徑以下,也很難實現渣鋼有效分離,且選出的精礦粉品位一般低于45%。若在工藝中加入磨制工序,如自磨、棒磨或球磨,在相同粒徑條件下,通過合理的磁選過程,基本可以獲得TFe 80%以上的粒鋼、品位55%以上的精礦粉金屬鐵質量分數小于1%的尾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