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物流術語》的定義中指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的結合。
中國的物流術語標準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國際物流運輸方式
1.國際海洋貨物運輸
國際海洋貨物運輸是利用天然航道進行的國際物流運輸,簡稱海洋運輸。它是國際物流運輸中使用較廣泛的一種運輸方式。
海洋運輸的營運方式有班輪運輸和租船運輸兩種。
2.國際鐵路貨物運輸
我國對外貿易貨物的鐵路運輸包括國際鐵路聯運、對香港地區的鐵路運輸和國內鐵路運輸三個組成部分。
3.國際公路貨物運輸
國際公路貨物運輸是指國際貨物借助一定的運載工具, 沿著公路作跨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的移動過程。
4、國際航空貨物運輸
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是指由跨國航空承運人辦理兩國之間空運的全程運輸,并承擔運輸責任的一種現代化運輸方式。
經營方式有班機運輸和包機運輸兩種。
5.國際多式聯運.
國際多式聯運是按照聯運合同,以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夠式聯運經營人將貨物從一個國境內的接管地點運至另- -國境內交付地點的貨物運輸方式。
國際多式聯運,又稱國際聯合一貫制運輸, 是在集裝箱運輸的基礎上產生并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運輸方式,有陸空聯運、陸海聯運、海空聯運等方式。
6、集裝箱運輸
集裝箱運輸是以集裝箱作為運輸單位進行貨物運輸的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它適用于海洋運輸、鐵路運輸及國際多式聯運等。
一般來說, 一種活動總是由人與工具構成的,運輸活動也不例外。在國際運輸活動中的人主要是國際運輸的關系方,即國際物流中運輸的參與者和運輸服務的提供者。
工具是實現國際貨物運輸的手段。另外,國際貨物運輸是通過一些具體的運輸方式或運輸方式的組合來實現的。 因此,簡單地說,國際貨物運輸主要由三個方面構成:國際運輸的關系方國際運輸工具和國際運輸方式。大地區,不僅涉及面廣、頭緒多, 而且情況復雜,一個運輸承運人或貨主不可能親自處里海一項具體運輸業務, 不少工作需要委托代理人代為辦理。為了適應這種需要,在國外貨物運輸領域里如同貿易領域里一樣產 生了很多從事代理業務的代理行或代理人。他們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辦各種運輸業務并按提供的勞務收取一定的報酬,即代理、傭金或運費。隨著國際貿易和運輸的發展,這種運輸代理行業也迅速而廣泛地發展睞。當前,代理行業已滲透到運輸領域內的各個角落,成為國際貨物運輸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