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閥門的驅動裝置。
氣動閥門驅動裝置就是利用外加動力啟閉閥門的裝置。使用驅動裝置的目的是使閥門的操作省力方便,或實現自動控制和遙控。對閥門驅動裝置的基本要求是:轉矩或推力能達到閥門的啟閉需要,對行程和轉矩的控制準確穩定,動力的選用適合現場情況,啟閉動作符合控制要求,裝置本身輕小。
驅動裝置按輸出軸運動方式分為多回轉式﹑部分回轉式和直線往復式3種。多回轉式即多圈回轉式,適用于閥桿或閥桿螺母需要回轉多圈才能全開或全關的閥門,部分回轉式適用于閥桿在回轉一圈之內就能全開或全關的閥門,直線往復式適用于閥桿只做直線往復運動就能全開或全關的閥門。
氣動閥門驅動裝置按動力源可分為手動裝置﹑齒輪傳動裝置、氣動裝置﹑電動裝置﹑液動裝置﹑氣液聯動裝置﹑電液聯動裝置等。原始和簡單的閥門驅動裝置是手輪、手柄。隨著閥門的大型化和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對不同閥門驅動裝置的需要越來越多。氣動閥門驅動裝置在工業生產自動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氣動閥門的性能檢測方法。
操作機構:
1、氣動閥門操作時的啟閉方向,一律應順時針關閉。
2、由于管網中的氣動閥,經常是人工啟閉,啟閉轉數不宜過多,就是大口徑閥門亦應在200-600轉內。
3、為了便于一個人的啟閉操作,在管道工壓狀況下,啟閉力矩宜為240N-m。
4、氣動閥門啟閉操作端應為方榫,且尺寸標準化,并面向地面,以便人們從地面上可直接操作。
6、若氣動閥埋設較深,操作機構及顯示盤離地面距離≥1.5m時,應設有長桿設施,且固定穩牢,以便人們從地面上觀察及操作。也就是說,管網中的閥門啟閉操作,不宜下井作業。
性能檢測:
1、閥門某一規格批量制造時,應委托機構進行以下性能的檢測:
(1)閥門在工壓狀況下的啟閉力矩。
(2)在工壓狀況下,能保障閥門關閉嚴密的連續啟閉次數。
(3)閥門在管道輸水狀況下的流阻系數的檢測。
2、氣動閥門在出廠前應進行檢測:
(1)閥門在開啟狀況下,閥體應承受閥門工壓值的內壓檢測。
(2)閥門的關閉狀況下,兩側分別承受閥門工壓值,無滲漏;但金屬密封的蝶閥,滲漏值亦不大于相關要求。
氣動調節閥按作用方式不同,分為氣開閥與氣閉閥兩種。氣開閥即隨著信號壓力的增加而打開,無信號時,閥處于關閉狀態。氣閉閥即隨著信號壓力的增加,閥逐漸關閉,無信號時,閥處于全開狀態。
氣開、氣閉閥的選擇主要從生產安全角度考慮。當系統因故障等原因使信號壓力中斷時,即閥處于無信號壓力的情況下時,考慮閥應處于全開還是關閉狀態才能避免損壞設備和保護操作人員。
氣動調節閥是石油、化工、電力、冶金等工業企業廣泛使用的工業過程控制儀表之一。通常由氣動執行機構和調節閥連接安裝調試后形成的組合儀表。氣動調節閥就是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以氣缸為執行器,并借助于電氣閥門、轉換器、電磁閥、保位閥等附件去驅動閥門,實現開關量或比例式調節,
氣動調節閥的常見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
(1)調節閥不動作。原因:沒有信號壓力或膜片裂損、膜片漏氣,膜片推力減小;閥芯與閥座或襯套卡死,閥桿彎曲等原因使調節閥不能動作。解決方法:將信號線、氣源接頭連接牢固或者更換膜片;調直閥桿或者更換閥桿。
(2)調節閥動作正常,但不起調節作用。原因:閥芯脫落或管道堵塞。解決方法:閥芯脫落的將閥芯與閥桿連接牢固,管路問題的主管部門疏通管路。
氣動調節閥典型故障維修方案
以“調節閥動作正常,但不起調節作用"故障為例闡述維修方案:某化工廠車間,使用閥門為國內某一企業的單座調節閥。此生產線年產10萬噸塑料顆粒,車間的壓縮、轉化、分餾工段有兩套生產線。除壓縮外,轉化和分餾工段都大量使用氣動調節閥,每一個調節閥的工作環境是完全不同的,而每一條管路上通常都只有一個調節閥,有些調節閥旁邊還設有旁路,可以通過手動閥門控制。如果調節閥出現故障,可以開啟旁路閥,保證正常生產。所以,在拆檢前,要仔細分析該調節閥的故障原因,制定完善的維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