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構圖比例的協調性。
就象書畫家一樣,創作一幅作品首先有一個整體構圖比例尺度的掌握,哪里該疏落哪里該細密都事先構思好的,終才能極大的提升作品的藝術性。家具上,大到頂箱柜門,小到椅背透雕,圖案的大小比例、位置關系都很重要。使用不宜放置熱水杯為了保護紅木家具的面板不被劃傷,又要顯示它的紋理,一般應在臺面上放置厚玻璃板,且用小吸盤墊隔開。位置關系一定要符合“黃金分割”的美學定律,這樣才看著舒適和諧。
比如門板上的構圖,比例太大或太小都有失美感。太大則過于飽滿感覺透不過氣來,太小則過于空曠留白太多。包括滿雕規則的紋飾如云紋、如意紋等,單個云朵或如意的大小都應該根據家具的尺寸來決定。比如頂箱柜等都常有如意紋、云紋,但大小不同。
其次,需要細看家具的“點、線、面”
看家具的線條是否均勻。有些家具上的直線條(陽線)如蛇形,從側面細看是彎曲的;陽線的圓度是否飽滿均勻一致,有的家具的陽線順著看過去是波浪狀的,即粗細不均;做工好的陽線每一個橫截面的形狀都是一樣大小,才能體現出陽線的做工好!
家具的面,無論鏟底還是起底,底面都應該是平整的。可以通過側視看光影是否有變化,也可以用手觸摸來分辨是否平整,另外底面與浮雕的交線(根腳)是否干凈利落,打磨到位。很早的時候,人們把蠟涂在家具表面后,用火把蠟烤熔了,把蠟燙在家具表面,所以叫做‘燙蠟’。有些家具的根腳含混不清,沒有起落,也沒有精磨根腳處,分不清底面與浮雕的交線。另外需要注意很多光素家具的邊框都是混面(圓面)或凹面的,這樣整個家具就有了立體感,有別于很多低端產品都是平面的簡單做法。
家具的點,在合理勾圖的基礎上,比較雕刻的各個點(局部)的做工差異,比如說龍鱗:雕刻整齊自然,刀痕整齊流暢,像模具鑄造出來的一樣嚴謹,才能達到的境界。
紅木家具和新中式家具有什么區別
中式風格是以宮廷建筑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建筑的室內裝飾設計藝術風格,氣勢恢弘、壯麗華貴、高空間、大進深、雕梁畫柱、金碧,造型講究對稱,色彩講究對比,裝飾材料以木材為主,圖案多龍、鳳、龜、獅等,精雕細琢、瑰麗奇巧。”李其芳表示,目前,許多紅木家具多采用打蠟工藝,不過能否正確地燙蠟往往體現出紅木家具制作企業的工藝水平的高低。但中式風格的裝修造價較高,且缺乏現代氣息,只能在家居中點綴使用。
新中式風格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中國傳統風格文化意義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演繹;一是對中國當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當代設計。新中式風格不是純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事物,讓傳統藝術在當今社會得到合適的體現。”燙蠟工藝,保護水分,光滑如綢蠟飾工藝是指在家具表面通過封蠟的方式進行保護家具和美化的一種方式。
紅木家具為什么會半夜發出爆裂聲?紅木家具翻新聯系電話新買的紅木家具有似爆裂之聲屬正常現象,并不影響使用,過一段時期便會逐漸消失。一般響聲延續的時間不會太長,2-3個月或半年,但特別是花梨木、酸枝木可能延續的時間會稍長一些。
很多購買過紅木家具的顧客,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家具會產生響聲,一般人的反應就是家具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向廠家進行了反映,而廠家回復這是正常現象。
紅木家具有爆裂聲是不是正常現象?
?
這種現象應屬正常,一般不是質量的問題,但其產生還是有內在原因的。有的可能是在攢框裝板時,邊簧裝入邊槽,邊槽里面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有類似臺階一樣的高度差。面芯板安裝后,沒徹底歸位,也就是說邊簧和邊槽之間還較著勁。
?
春秋兩季,新做不久家具,熱縮冷漲,啪!就響了,這時才還原到位了。就像人的骨骼關節相連處,如果稍微錯點位,一動也會“喀吧“一聲,歸位了。
這時家具只要不開裂不變形,不應該算是什么毛病。過去,新蓋的大木梁架結構的房子,房架上柁沒完全裝到位,經過一段時期的使用,落實了,榫卯徹底相扣,也會響。
?
爆裂聲出現的地方是家具面芯板、抽屜板、山板這些攢框裝板的結構部位,其問題在于加工精度上。
攢框的邊槽開得沒在一條直線上,可能就差1-2毫米,或者面芯板拼板不在一個平面上稍有些彎曲,季節一變化,一抽脹,應力改變有個突然釋放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