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感應加熱設備通常用于金屬表面的熱處理,例如金屬材料的焊接處理,鋼材的淬火等等。接下來鑫佛高頻機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個高頻感應加熱設備在光纜生產中的實際應用案例。光纜滲水性能是一項用戶嚴格要求的環境性能指標,所以鋼包結構的防滲水處理是非常重要的。鋼包結構光纜的鋼帶搭接處是發送滲水的部位。怎么處理呢?傳統方式普通采用熱熔膠加注,使鋼帶搭接處完整粘接阻止滲水。特別是局部處理(可用于在光纜制造工業中從金屬帶上剝離護套材料)。但傳統方式存在諸多弊病,如加膠量缺乏會形成滲水發作,加膠量過多會形成護套擠出時有包發作,因而人為很難控制加膠量。另外也會由于鋼帶外表聚酯膜粘結不牢在模芯處堆積而引發護套出包現象。用不銹鋼熱處置的目的,首先在于它的耐蝕、耐酸性能。所以,即便說它的熱處置是圾重要的工序,也并非夸大其詞。另外,也有應用304不銹鋼板的耐低溫、耐熱、耐磨或磁性等特性的。這些性能也是由熱處置所左右的。
高周波即高頻感應加熱。高周波與超聲波是不同的兩個概念,高周波是指頻率大于100Khz的電磁波,超聲波是指頻率超過20千赫茲的聲波。如果采用部分不等間隙接頭結構設計,使用銀基釬料(Ag-Cu-Zn-Cd),在空氣中利用高頻感應加熱方式進行釬焊(釬焊溫度690℃)。高周波的焊接原理、熔接原理與超聲波也是不一樣的,高周波是利用高頻電磁場使物料內部分子間互相激烈碰撞產生高溫達到焊接和熔接的目的,而超聲波是利用摩擦生熱的原理產生大量的熱量達到焊接和熔接的目的。
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振動的次數,是描述高頻感應加熱振動物體往復運動頻繁程度的量,常用符號f或v表示,單位為秒-1。為了紀念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的貢獻,人們把頻率的單位命名為赫茲,簡稱“赫”。眾所周知,感應加熱電流透入深度隨加熱電源頻率的升高而減小,而且文獻資料介紹高頻加熱的透入深度一般為1~3mm,實際上在感應加熱時,其加熱行為不可能是單一加熱方式,其中不可避免的摻雜有傳導加熱效應。每個物體都有由它本身性質決定的與振幅無關的頻率,叫做固有頻率。
高頻焊接方式之一的釬焊介紹
所謂高頻,是相對于50Hz的交流電流頻率而言的,一般是指50KHz~400KHz的高頻電流。高頻電流通過金屬導體時,會產生兩種奇特的效應:集膚效應和鄰近效應,高頻焊接就是利用這兩種效應來進行鋼管的焊接的。高頻淬火后自回火工藝的優點在于,淬火后直接自回火,省時省力省成本,只是稍難掌握,需要一定經驗。高頻焊接一般有三種方式,釬焊、熔焊和碰焊。其中,釬焊用途廣,也較簡單。它是一種需要外加釬焊料(片、絲、條)和助焊劑的焊接方法。
釬焊的應用范圍廣泛,例如:
1、車刀、銑刀、鉆頭、鉅片等焊接,普通刀頭、鎢鋼、合金鋼及其它硬質合金刀頭均可;
2、各種規格的鐵件、銅件、鋁件、不銹鋼件等焊接;
3、銀觸點、波紋管、電磁閥、管接頭、鋼帶等焊接;可焊接平面、端面、縫隙、對接、缺損等等。
其焊條焊材的適用性也比較多,如:黃銅焊條、紫銅焊條、磷銅焊條、不銹鋼焊條、鋁焊條、銅鋁焊條、銀焊條、銀焊片及錫條、錫絲等。
高頻淬火比普通淬火能獲得更高的硬度。 淬火實例:在相同含碳量的情況下,高頻淬火可以獲得比普通淬火更高的硬度,相反,當鋼的原始組織為P+F的混合組織時,高頻淬火的硬度反而降低。連桿表面組織SEM觀察表明:優選的工藝處理的連桿表層淬火馬氏體粒較原工藝處理的要細小,表面淬火應力較小。原因解析:高頻淬火可以獲得比普通淬火更高的硬度.這與高頻淬火后表層處于壓應力狀態有關,而當鋼的原始組織為P+F的混合組織時,高頻的硬度反而降低。這與高頻的短時快速加熱而導致C化物來不及充分溶解及各各元素不能夠擴散均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