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實驗方法測定兩個偏釩酸銨樣品中鋁、鐵、鉀、鈉、硅、磷、鉛、、鉻、鈣,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RSD,n=8)分別為小于10%(質量分數為0.001%~0.010%),小于7%(質量分數為0.010%~0.050%),小于3%(質量分數大于0.050%);實驗方法用于測定4個偏釩酸銨樣品中鋁、鐵、硅、磷、鉛、、鉻、鉀、鈉、鈣,結果與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測定結果相吻合。
電導率是電解質溶液的重要屬性,通過研究不同濃度的釩溶液、沉釩率與初始pH值和電導率的關系,得到了電導率的變化規律。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溶液pH增加,沉釩率和電導率呈降低趨勢。在pH為9.5時,沉釩率為98%,電導率為176us/cm,pH值增加到12.5,沉釩率和電導率分別降低到68.4%和145.6us/cm。在實際生產中,結合偏釩酸銨制備過程中的溶液pH和釩含量變化情況,電導率可定性判斷沉釩效果。
為了改善AZ31鎂合金在3.5wt%NaCl溶液中的抗腐蝕和活化性能,通過浸泡、電化學阻抗譜、恒電流和動電位極化掃描試驗研究了偏釩酸銨及固溶退火處理對AZ31鎂合金自腐蝕和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偏釩酸銨能抑制AZ31鎂合金的腐蝕,當0.5%偏釩酸銨加入到3.5wt%NaCl溶液時,合金的緩蝕率高(65.7%),自腐蝕電流小,為0.0033 mA/cm2。在-1.0 V下合金的電流密度高達30.0 mA/cm2,開路電位Eocp和活化電位Eact分別為-1.60 V和-1.35V。AZ31鎂合金經350℃固溶4、8、16和24h,與鑄態合金相比,其放電電位和耐蝕性有所降低。可是,隨固溶時間延長,合金元素固溶度增大,結果導致合金放電性能和耐蝕性能提高。
以偏釩酸銨、硼酸為前驅體,通過煅燒法制備V_(2)O_(5)/g?C_(3)N_(4)催化劑。采用XRD、FT?IR、XPS、SEM和BET等技術對催化劑的結構與形貌進行表征。以V_(2)O_(5)/g?C_(3)N_(4)為催化劑,為萃取劑,H_(2)O_(2)為氧化劑對模擬油中二苯并(DBT)的脫除進行考察。探究了反應溫度、催化劑質量、萃取劑體積、n(H_(2)O_(2))/n(S)以及不同硫化物等因素對脫硫效果的影響。在模擬油體積為5.0 mL、萃取劑體積為3.0 mL、n(H_(2)O_(2))/n(S)=8、催化劑質量為0.02 g、反應溫度為30℃和反應時間為60 min的佳條件下,DBT的脫除率達到91.9%,經過5次催化劑再生后脫硫率仍可以達到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