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塊結構
光模塊的作用就是發送端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發射部分是:輸入一定碼率的電信號經內部的驅動芯片處理后驅動半導體激光器(LD)或發光二極管(LED)發射出相應速率的調制光信號,其內部帶有光功率自動控制電路,使輸出的光信號功率保持穩定。
接收部分是:一定碼率的光信號輸入模塊后由光探測二極管轉換為電信號,經前置放大器后輸出相應碼率的電信號。
光模塊的小型化雙路
光模塊的小型化雙路,包括一端設有光接口而另一端設有電接口的殼體,殼體內安裝有與電接口配合的電子次模塊以及與光接口配合的光學次模塊,光學次模塊包括光發射次模塊和光接收次模塊,電子次模塊包括di一電路板和第二電路板,di一電路板和第二電路板之間通過柔性板相連且在殼體內相對彎折.由于兩塊電路板通過柔性板互聯,形成剛撓復合板形式,兩塊電路板以相對彎折方式安排在殼體內,從而充分利用了殼體內部空間,有效縮小了光模塊的體積.
光模塊是干什么用的
光模塊就是一個光電轉換模塊,光模塊的作用就是將設備的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這樣就可以在光纖中傳播,有著電纜傳播沒有的優勢,比如傳輸距離、傳輸速率等,到達目的地后,在通過光模塊將光信號轉換回電信號,以便設備使用。光模塊只是一個轉換裝置,需要插在或焊在設備上使用。
光模塊是一種光電轉換的電子元器件,簡單的說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其中包括發射的器件,接收的器件和電子功能電路。根據它的定義,只要有光信號的地方就會有光模塊的應用。
光模塊的基本指標
輸出光功率
輸出光功率指光模塊發送端光源的輸出光功率。可以理解為光的強度,單位為W或mW或dBm。其中W或mW為線性單位,dBm為對數單位。在通信中,我們通常使用dBm來表示光功率。
光功率衰減一半,降低3dB,0dBm的光功率對應1mW。
接收靈敏度較大值
接收靈敏度指的是在一定速率、誤碼率情況下光模塊的較小接收光功率,單位:dBm。
一般情況下,速率越高接收靈敏度越差,即較小接收光功率越大,對于光模塊接收端器件的要求也越高。
消光比
消光比是用于衡量光模塊質量的重要參數之一。
它是指全調制條件下信號平均光功率與空號平均光功率比值的較小值,表示0、1信號的區別能力。光模塊中影響消光比的兩個因素:偏置電流(bias)與調制電流(Mod),姑且看成ER=Bias/Mod。
消光比的值并非越大光模塊越好,而是消光比滿足802.3標準的光模塊才好。
光飽和度
又稱飽和光功率,指的是在一定的傳輸速率下,維持一定的誤碼率(10-10~10-12)時的較大輸入光功率,單位:dBm。
需要注意的是,光探測器在強光照射下會出現光電流飽和現象,當出現此現象后,探測器需要一定的時間恢復,此時接收靈敏度下降,接收到的信號有可能出現誤判而造成誤碼現象,而且還非常容易損壞接收端探測器,在使用操作中應盡量避免超出其飽和光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