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振蕩器工作原理
晶振具有壓電效應,即在晶片兩極外加電壓后晶體會產生變形,反過來如外力使晶片變形,則兩極上金屬片又會產生電壓。如果給晶片加上適當的交變電壓,晶片就會產生諧振(諧振頻率與石英斜面傾角等有關系,且頻率一定)。晶振利用一種能把電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晶體,在共振的狀態下工作可以提供穩定、準確的單頻振蕩。在通常工作條件下,普通的晶振頻率精度可達百萬分之五十。利用該特性,晶振可以提供較穩定的脈沖,廣泛應用于微芯片的時鐘電路里。晶片多為石英半導體材料,外殼用金屬封裝。
晶振常與主板、南橋、聲卡等電路連接使用。晶振可比喻為各板卡的“心跳”發生器,如果主卡的“心跳”出現問題,必定會使其他各電路出現故障。
晶體振蕩器基本知識
1、概念:電路上為一個電容和一個電阻并聯再串聯一個電容的二端網絡,有兩個諧振點,較低的頻率是串聯諧振,較高的頻率是并聯諧振。
這兩個頻率接近,再很窄的頻率范圍內,晶振等效為一個電感,只要在晶振的兩端并聯上合適的電容就可以組成并聯諧振電路。
2、選擇與負載電容值相等的并聯電容,就可以得到晶振標稱的諧振頻率;
3、分類:無源晶振(crystal,晶體)、有源晶振(oscillator,振蕩器);
4、振蕩原理:壓電效應;
5、壓電諧振:當外加交變電壓的頻率與晶片的固有頻率(決定于晶片的尺寸)相等時,機械振動的幅度急劇增加;
6、石英晶體振蕩器是利用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來起振,石英晶體諧振器是利用石英晶體和內置IC來共同作用工作的;
振蕩器直接應用于電路中,諧振器的工作一般需要提供3.3V的電壓來維持工作。
振蕩器比諧振器多了一個重要的技術參數:諧振電阻(RR);
7、Q值:衡量電感的主要參數,指電感器再某一頻率的交流下工作時,所呈現的感抗與等效損耗電阻之比。
Q值越高,損耗越小,效率越高;
晶振起振原理
石英晶片所以能做振蕩電路(諧振)是基于它的壓電效應,從物理學中知道,若在晶片的兩個極板間加一電場,會使晶體產生機械變形;反之,若在極板間施加機械力,又會在相應的方向上產生電場,這種現象稱為壓電效應。
如在極板間所加的是交變電壓,就會產生機械變形振動,同時機械變形振動又會產生交變電場。一般來說,這種機械振動的振幅是比較小的,其振動頻率則是很穩定的。
但當外加交變電壓的頻率與晶片的固有頻率(決定于晶片的尺寸)相等時,機械振動的幅度將急劇增加,這種現象稱為壓電諧振,因此石英晶體又稱為石英晶體諧振器。其特點是頻率穩定度很高。
晶體振蕩器實際應用
晶體振蕩器實際應用的環境需要慎重考慮。例如,高強度的振動或沖擊會給振蕩器帶來問題。除了可能產生物理損壞,振動或沖擊可在某些頻率下引起錯誤的動作。這些外部感應的擾動會產生頻率跳動、增加噪聲份量以及間歇性振蕩器失效。對于要求特殊EMI兼容的應用,EMI是另一個要優先考慮的問題。除了采用合適的PC母板布局技術,重要的是選擇可提供輻射量小的時鐘振蕩器。一般來說,具有較慢上升/下降時間的振蕩器呈現較好的EMI特性。我公司備有大量現貨,有需要的客戶,歡迎前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