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感應加熱處理的全蛋液的熱特性、流變特性、蛋白粒徑分布、起泡和乳化性能與新鮮蛋液相似,磁感應加熱更快速均勻。沙門氏菌常作為巴氏殺菌下全蛋液的微生物指示菌。通過水浴加熱和磁感應加熱處理后,在60 °C下處理210 s,微生物菌落分別減少75%和84%。在68 °C下磁感應加熱60 s,微生物減少95%,有效消滅全蛋液中的沙門氏菌。全蛋液具有凝固,起泡和乳化等特性。高溫水浴加熱(68 °C處理60 s)會降低其起泡能力,蛋白質發生聚集。磁感應加熱處理,全蛋液起泡能力無明顯變化。
通常采用60~68 °C加熱120~300 s的方式來對全蛋液進行巴氏殺菌。較低的溫度殺菌導致微生物滅活不完全,而高溫殺菌會誘導蛋白之間形成共價鍵,發生聚集,進而破壞全蛋液品質。都說雞蛋的蛋白很健康,加工而成的蛋白液也同樣受到歡迎。主要原因是蛋黃每周健康飲食是要定量的,而蛋白著不這么受限,主要是每天攝取不該超過300毫克膽固醇。巴氏殺菌采用較低溫(60~82 ℃)對食品進行熱處理,微生物從而延長貨架期。然而,傳統加熱會在食品原料中產生較大的溫度差,樣品受熱不均勻,長時間處理對食品外觀色澤、口感和營養成分產生不良影響。對于易腐和熱敏性食品,如全蛋液(LWE),溫度的升高會影響蛋液營養成分和功能特性。
然而蛋白液不含脂肪,也就沒有膽固醇,是蛋白質食品,在保障個人健康飲食的情況下蛋白的攝取量不像蛋黃那樣受限。當蛋清pH為9時,加熱到56.7~57.2℃則黏度增加;加熱到60℃時迅速凝固變性。可見,對蛋清加熱滅菌時要考慮流速、蛋清黏度、加熱溫度和時間及添加劑的影響。我們知道蛋白液中的蛋白質更容易受熱變性,因此,對蛋白液的巴氏殺菌是很困難的。另外,蛋清的PH值越高,蛋白熱變性就越大。磁感應加熱處理的樣品具有更小的粒徑,在熱處理過程中更有效地的避免全蛋液蛋白發生聚集。在兩個活塞泵的作用下,加熱殺菌完后的蛋白和蛋黃分別被輸送到各自相應的止回閥當中,蛋白止回閥直接將蛋白輸送到保溫器中,而蛋黃止回閥中的蛋黃經噴射器將其噴射到保溫器中的蛋白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