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領域,都和工業息息相關,因此這些元素也都無一例外的出現在了本屆中國工博會當中。尤其是5G應用和工業互聯網,在本屆工博會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用展中得到了集中體現和展出。聚焦從工業制造應用行業的信息系統解決方案到智能制造終端產品與典型案例,囊括5G+工業互聯網、工業品電商與數字化供應鏈、實驗室、空間信息產業等熱點展區。包括藍卓、浪潮、海爾卡奧斯、正泰和智能云科等工業互聯網行業及企業攜前沿技術與應用案例集中亮相,深度呈現了人、機、物互聯的數字工業未來和展現產業全價值鏈的智能產品及數字化解決方案。
當我們推開中國工博會“智能工廠”的大門,一幅工業生態畫卷已然浮現眼前:起步在電商,基礎在物流,發展在金融,特色在技術,拓展在信息,成功在數據。還有那些積極投身新能源和5G等領域的傳統企業,他們更是到了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期的機會,將會與在相關領域的新生力量們一起,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持續賦能中國工業發展。
工博會分析得出工業大數據作為互聯網、大數據和工業產業相結合的產物,是2025年中國制造、工業互聯網、工業4.0等國家戰略的立足點,跨國企業紛紛搶先布局,在工博會上展示技術和成果,樹立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帶來了 “基于AI視覺的表面缺陷檢測”邊緣計算領域的新產品,應用于生產現場和IT系統的中端數據對接。在收集生產現場信息后,產品將經過整合篩選,將故障警報、風險預警、剩余壽命等信息反饋至管理層終端,在代替人工、提升檢測質量的同時又保障了核心信息的安全,詮釋出工業大數據與生產實際的融合。
三菱公司在疫情期也并未停下腳步,展臺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雖受疫情影響,日本總部人員往來中國受到限制,但通過線上就能滿足基本的技術交流需求。總體來說,三菱公司內部疫情應對體系完善,響應及時,新產品研發進程并非受到過多阻礙。
來自意大利工業重鎮摩德納的澤尼特泵業,在污水提升和水處理系統等方面擁有60多年的經驗,其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此次參展,展出了的潛水電泵,一體化預制式泵站和污水提升系統。西帕中國則帶來了市場上的一整套生產線,從瓶裝設計、生產到灌裝一應俱全的服務。普睿司曼集團作為全球能源和通信電纜系統行業的者之一,為來自高科技市場的客戶提供包括地下和海底電力電纜系統,工業用特種電纜,建筑行業使用的中低壓電纜等多種業務。
看好中國市場 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
中國是意大利在亞洲貿易伙伴,意大利也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五大貿易伙伴。近年來,意大利將中國看作是其全球重要的市場之一,為數不少的品牌將部分研發轉移到中國。在他們看來,根據中國市場需求開發產品很重要。中國意大利商會董事會成員法睿思先生告訴記者:“早在今年3月份,我們就已經見證了意大利制造在中國市場的光明前景。很多在中國的意大利企業,今年的情況甚至優于去年,因為他們采用了三大重要的本土化策略:一線管理者本土化,供應鏈本土化和消費者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