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卡的分類
按照網卡支持的計算機種類分類,主要分為標準以太網卡和PCMCIA網卡;標準以太網卡用于臺式計算機聯網,而PCMCIA網卡用于筆記本電腦。
按照網卡支持的傳輸速率分類,主要分為10Mbps網卡、100Mbps網卡、10/100Mbps自適應網卡和1000Mbps網卡四類;根據傳輸速率的要求,10Mbps和100Mbps網卡僅支持10Mbps和100Mbps的傳輸速率,在使用非屏蔽雙絞線UTP作為傳輸介質時,通常10Mbps網卡與3類UTP配合使用,而100Mbps網卡與5類UTP相連接。10/100Mbps自適應網卡是由網卡自動檢測網絡的傳輸速率,保證網絡中兩種不同傳輸速率的兼容性。隨著局域網傳輸速率的不斷提高,1000Mbps網卡大多被應用于高速的服務器中。
按網卡所支持的總線類型分類,主要可以分為ISA、EISA、PCI等;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ISA總線接口的網卡的使用越來越少。EISA總線接口的網卡能夠并行傳輸32位數據,數據傳輸速度快,但價格較貴。PCI總線接口網卡的CPU占用率較低,常用的32位PCI網卡的理論傳輸速率為133Mbps,因此支持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100Mbps。
網卡主板芯片
主板網卡芯片是指整合了網絡功能的主板所集成的網卡芯片,與之相對應,在主板的背板上也有相應的網卡接口(RJ-45),該接口一般位于音頻接口或USB接口附近。
在使用相同網卡芯片的情況下,板載網卡與獨立網卡在性能上沒有什么差異,而且相對與獨立網卡,板載網卡也具有自己的優勢。首先是降低了用戶的采購成本,例如現在板載千兆網卡的主板越來越多,而購買一塊獨立的千兆網卡卻需要好幾百元;其次,可以節約系統擴展資源,不占用獨立網卡需要占用的PCI插槽或USB接口等;再次,能夠實現良好的兼容性和穩定性,不容易出現獨立網卡與主板兼容不好或與其它設備資源沖突的問題。
網卡的簡介
無線局域網絡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自誕生以來,因其優良的靈活性和便捷性,發展迅速, 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所謂WLAN是指利用射頻(Radio Frequency:RF)或是紅外線(Infrared:IR)技術,以無線的方式連接二部或多部需要交換資料的計算機設備。它一般由 無線網卡、無線接入點(AP)、計算機和有關設備組成,其中AP是 Access Point的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節點”,它主要是提供無線工作站對有線局域網和從有線局域網對無線工作站的訪問,在訪問接入點覆蓋范圍內的無線工作站可以通過它進行相互通信。
網卡的概述
網卡,又稱網絡適配器或網絡接口卡(NIC),英文名為Network Interface Card。在網絡中,如果有一臺計算機沒有網卡,那么這臺計算機將不能和其他計算機通信,它將得不到服務器所提供的任何服務了。當然如果服務器沒有網卡,就稱不上服務器了,所以說網卡是服務器必備的設備,就像普通PC(個人電腦)要配處理器一樣。平時我們所見到的PC機上的網卡主要是將PC機和LAN(局域網)相連接,而服務器網卡,一般是用于服務器與交換機等網絡設備之間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