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萬青化工有限公司為您詳解小蘇打(碳酸氫鈉)的廣泛用途簡介(3)
小蘇打——污水處理
在廢水的厭氧過程中,小蘇打可起到緩沖作用,而使處理容易控制。 同時,對于污水小蘇打還起到抑菌清潔的作用,在飲用水和游泳池的處理中,小蘇打對其中鉛、銅等重金屬的去除以及PH值和堿度的調節上都有很大的作用。
小蘇打——磁性材料
高純MnCO3是制備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而工業上可以用碳酸氫鈉溶液制碳酸錳沉淀。
其反應原理:碳酸氫鈉在水中會電離,主要電離成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又會部分電離,電離出碳酸根離子和氫離子,所以碳酸氫鈉溶液中會存在碳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會和錳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錳沉淀,一旦沉淀生成,溶液中但碳酸根離子就少了,這樣溶液就失去平衡了,所以,為了達到平衡,剩下但碳酸氫根離子又會電離,再次生成一些碳酸根離子,然后再產生沉淀,以此循環,直到錳離子全部沉淀或碳酸氫根全部用完。
小蘇打——發泡劑
碳酸氫鈉是一種白色的吸熱型的無機發泡劑,其分解溫度約為100-140℃,并放出部分CO2,到270℃時失去全部CO2,發氣量為115±5?ml/g?(STP)?。小蘇打發泡分解比較平緩,其分解產物主要為CO2,不會腐蝕生產加工設備其分解殘留物為白色,不影響產品的色澤,而且泡制品泡孔小、白度好。
合成法生產小蘇打工藝
合成法又稱純堿法、純堿碳化法。目前,國內的合成法小蘇打生產裝置基本上都是與純堿裝置配套建設的,以便直接利用該過程煅燒系統出來的高溫純堿,加速母液化堿過程,為后續操作提合格堿液。為了保證母液中過量的NaHCO3充分分解,減少在堿液運送過程中NaHCO3結晶堵管現象的發生,在整個操作過程中要維持較高的物料溫度,因此也常稱合成法為高溫制堿工藝,
將從純堿界區送來的高溫純堿加入到盛有循環母液和冷凝水的化堿鍋內,同時在攪拌下加入適量的高純度(純度99.9%片堿)和,使母液中過量的NaHCO3轉化為Na2CO3,母液中鐵、鉛等雜質轉化為難溶的FeS和PbS,化堿鍋內得到溫度低于70℃的低溫堿液。待堿液中Na2CO3含量達到要求時,送澄清桶澄清,澄清液直接進入碳酸化塔,在60~70℃的條件下碳酸化,再經分離、干燥步驟,便得到小蘇打細粉和微細粉產品,母液和堿塵返回化堿鍋內循環使用。
小蘇打(碳酸氫鈉)檢驗方法:本標準所用試劑和水,在沒有注明其他要求時,均指分析純試劑和GB/T6682—1992中規定的三級水。試驗中所用標準滴定溶液、雜質標準溶液、制剤及制品,在沒有注明其他要求時,均按HG/T 3696. 1、HG/T3696.2、HG/T3696.3的規定制備。(未列全的檢驗方法,按國標進行檢測)
3.1外觀檢測:在自然光下,用目視法判定外觀。
3.2 總堿量的測定:
3.2.1方法提要:碳酸氫鈉、碳酸鈉是強堿弱酸鹽,在水中碳酸氫根、碳酸根水解,產生定量的氫氧根,以綠-紅作指示劑,用鹽酸標準滴定溶液滴定,測定總堿量。
3.2.2試劑:①鹽酸標準滴定溶液:c(HCl)≈lmol/L; ②緑—紅指示液
3.2.3分析步驟:稱取約2.5g試樣(至0.0002g),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50mL水使全部溶解。滴加10滴緑—紅指示液,用鹽酸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試驗溶液由綠色變為暗紅色后,煮沸2min,冷卻至室溫,用鹽酸標準滴定溶液繼續滴定至暗紅色為終點。
同時進行空白試驗,空白試驗應與測定平行進行,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驟,取相同量的所有試劑(標準滴定溶液除外),但空白試驗不加試樣。
小蘇打(碳酸氫鈉)檢測方法
3.4 pH值的測定:
3.4.1儀器: 酸度計:精度為0.02pH單位。
3.4.2分析步驟:稱取1.00 g±0.01 g試樣,置于150mL燒杯中。加入約100mL無二氧化碳的水,使試樣溶解,在10min內(從加水開始計時)按GB/T 9724—2007的規定進行測定。
3.5水不溶物含量的測定
3.5.1 方法提要:將試料溶于水中,將水不溶物過濾、洗滌、干燥并稱重。
3.5.2 試劑:
①石棉濾紙;
②酸洗石棉。取適量酸洗石棉,浸泡于1+3鹽酸溶液中,煮沸20min,用布氏漏斗過濾并洗滌至中性(用酚酞指示劑檢查)。以水調成糊狀,備用。
③酚酞指示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