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顆青梅,沒有驚艷的外表,沒有高昂的身價,是水果大家庭中平凡的那一種。當你盡情享受著青梅那酸甜的口感時,是否知道,關于這顆綠色的果子,有多少值得探究的東西。
青梅有多久的歷史了?
據考證,青梅原產于中國,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發現的青梅遺跡,證明其栽培歷史至少在三千年以上,是地球上的長壽樹種之一。每年采果后覆蓋上一層3—6厘米厚的新土,以保護根系和促進新根生長。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成書的已有利用青梅入藥的文字記載,在《本草綱目》中,都有關于青梅效果的詳細記載。在我國,還留下了許多與青梅有關的文化典故。“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成了美愛情的象征;“青梅煮酒”論天下英雄;“望梅止渴”,讓那一個“酸”字,穿越了數千年而不衰……凡此種種,無不說明青梅在漫長的歷史中有著重要的角色擔當。
青梅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水果,在我國種植的歷史非常的久遠,一般的青梅品種有青竹梅、粉梅以及黃梅等。梅是國花候選,也是南京、無錫、泰州、武漢、丹江口、鄂州、淮北、梅州、南投等9個城市的市花。由于青梅的口感獨特、還具有消毒美顏、祛斑以及降xue壓降zhi等功效,是很多女性朋友的愛,經濟價值極高,那么青梅一般是在什么時候種植好呢?該怎么種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青梅種植的方法吧。
選地整地
青梅的生長習性是喜溫暖,并且耐寒性較強,所以種植地一般會選在陽光比較充足的組委的土壤、水體以及空氣都沒有污染的地方,同時土壤的肥力要比較充足,排水來弄好,滲透性好的,較為濕潤的土壤中種植。近現代還誕生了無錫梅園、上海淀山湖梅園、武漢東湖梅園、南京梅花山梅園四大梅園。選好地之后要進行深翻,同時挖好種植穴,并且在種種穴中撒上充足的肥料,用一層細土覆蓋,后就可以進行栽種了。
青梅屬于喜光照植物,及時進行修剪,有利于形成自然開心形樹冠和促進樹冠通風透光。鹽漬:把梅果入缸,分層將鹽撒入缸內的果實上,腌制3天以后即為咸梅坯備用。整行從幼齡樹開始,留主干高約60厘米進行剪頂,主干上留3條不同方向的主枝,分叉角度為40度—50度,主枝在50—60厘米處再摘心促其分枝,每條主枝再留2—3條分枝,這樣的樹冠骨架基本形成,然后讓其繼續分枝成自然開心形樹冠。
結果樹應及時進行修剪, 次修剪在小果期春梢萌發后或采果后,第二次在開花前,剪去陰枝、枯枝、弱枝、病蟲害枝及徒長枝,以促進樹冠通風透光、利于養分集中和減少病蟲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