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滑塊加工工藝:
1, 首先銑床粗加工六面,2精磨六面到尺寸要求,3銑床粗加工掛臺,4掛臺精磨到尺寸要求并與模架行位滑配,5銑床加工斜面,保證斜度與壓緊塊一致,留余量飛模,6鉆運水和斜導住孔,斜導柱孔比導柱大1毫米,并倒角,斜導柱孔斜度應比滑塊斜面斜度小2度。斜導柱孔也可以在飛好模合上模后與模架一起再加工,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
壓鑄用模具要求
① 冷臥式模具橫澆道的入口處一般應位于壓室上部內徑2/3以上部位,以免壓室中金屬液在重力作用下過早進入橫澆道,提前開始凝固。② 橫澆道的截面積從直澆道起至內澆口應逐漸減小,為出現截面擴大,則金屬液流經時會出現負壓,易吸入分型面上的氣體,增加金屬液流動中的渦流裹氣。一般出口處截面比進口處小10-30%。③ 橫澆道應有一定的長度和深度。保持一定長度的目的是起穩流和導向的作用。若深度不夠,則金屬液降溫快,深度過深,則因冷凝過慢,既影響生產率又增加回爐料用量。④ 橫澆道的截面積應大于內澆口的截面積,以保證金屬液入型的速度。主橫澆道的截面積應大于各分支橫澆道的截面積。⑤ 橫澆道的底部兩側應做成圓角,以免出現早期裂紋,二側面可做出5°左右的斜度。橫澆道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0.4μm。
溢流槽① 溢流槽要便于從鑄件上去除,并盡量不損傷鑄件本體。② 溢流槽上開設排氣槽時,需注意溢流口的位置,避免過早阻塞排氣槽,使排氣槽不起作用。③ 不應在同一個溢流槽上開設幾個溢流口或開設一個很寬很厚的溢流口,以免金屬液中的冷液、渣、氣、涂料等從溢流槽中返回型腔,造成鑄件缺陷。
本公司建于1988年,是一座有著悠久鑄造歷史的企業,主要以壓鑄和鑄造為核心,鑄造各種型號的銅、鋁、鋅、鉛等有色金屬產品,鑄造工藝以重力鑄造、離心鑄造、砂型鑄造、澆鑄和金屬模鑄造為主。
對壓鑄成的制品狀況要進行修整才能獲得完善的制件。壓鑄模工作溫度的選擇原則:1) 模具溫度過低,鑄件內部結構疏松,空氣排出困難,難以成型;2) 模具溫度過高,鑄件內部結構致密,但鑄件易“焊”附于模腔中,粘模不易卸出鑄件。同時過高的溫度會使模體本身膨脹,影響鑄件尺寸精度。3) 模具溫度應選擇在合適的范圍內,一般經試驗合適后,恒溫控制為好。壓鑄成形條件的注意事項 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兩方面:* 材料熔融溫度、壓射時模具溫度及熔液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