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1頂柱中預留一定規格的小井.作為回采過程巾的通風、人行井和充填采窄區的充填井,在人工頂柱下面參照深孔抵抗線尺寸,形成深孔鑿巖巷道硐室。
在下部的人工底柱中預留放礦口;在人工底柱的七部,充填站,用巷道式礦或局部淺孔落礦法形成大量落礦的補償空間和自由面。
在鑿巖硐室中用深孔鑿巖設備鉆鑿大抵抗線的下向大直徑深孔,然后在階段全高上實施球狀藥包下向崩礦;受限空間內節理裂隙比較發育的礦體,可以采用強制與誘導耦合的高教落礦方法進行回采,在一定條件下,甚至可以采用自然崩落。
礦井充填站的作業流程介紹
1、礦井充填站全尾砂沉降造漿放砂: 選廠全尾砂經輸送泵加壓后輸送至充填站立式砂倉中自然沉降,充填前排除全尾砂料面上的澄清水,然后采用壓氣造漿。砂倉中全尾砂造漿均勻后,再由放砂管向攪拌機供給全尾砂漿。
2、水泥供料線: 散裝水泥運至充填站后卸入散裝水泥倉,水泥經管螺旋給料及電子秤計量后向攪拌機供料。
3、充填料制備與輸送: 攪拌機選用雙臥軸攪拌機+高速活化攪拌機兩段連續攪拌。
礦山充填站系統包括:一組尾砂倉,所述的尾砂倉通過管道連通攪拌桶,所述的攪拌桶通過螺旋給料機連通粉煤灰倉,所述的攪拌桶還通過管道連通砂石倉、水泥倉、高位水池和待充空區;所述的砂石倉的漏斗下方連接圓盤給料機,所述的圓盤給料機通過核子秤輸送給所述的攪拌桶,所述的核子秤連接中央控制系統。
充填工藝主要為:尾砂上料倉、篩分機組、成品尾砂計量儲倉、變頻調速計量皮帶秤、粉料倉、粉料計量螺旋裝置、皮帶輸送機、多角化剪切一級攪拌機、二級攪拌機、供水系統、供氣系統、全自動操作系統等組成。在干尾砂膠結充填的同時,充填站,據用戶需求可另行設計全尾砂漿直接拌合,漿體從選廠直接泵入充填車間,進行旋流機組濃縮,一部分水濾走,濃縮后的尾砂漿直接進入TDKC多角化剪切稀漿拌合機,同時也可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或膠固粉進行拌合,經過不斷的攪拌,輸送至二次活化攪拌機再次經過攪拌,進入充填口進行充填至采空區,完成充填工作。
由于風力充填系統簡單,能直接用井下矸石破碎后進行充填,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采用。機械充填大多用于非煤礦山。由地表或地下采集的干式充填料,用礦車、帶式輸送機等運至礦塊充填天井溜入采場,然后用電耙或自行車輛分布充填料。這種充填工藝沉縮率大,生產效率低,應用日益減少。膠結充填膠結充填技術在煤礦中的應用也逐漸增多,膠結材料主要為水泥和粉煤灰。膠結充填體強度大,穩固性好,能更好 地支撐圍巖,保證安全回礦柱,防止巖層垮落和移動;改善不穩固和復雜礦體的開采條件,顯著降低礦石損失率和貧化率(可降到5%以下);但水泥用量大,成本高。常用的膠結物是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