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詩總結的混凝土技術
流態砼
(水調整)
砼要自流有其因,稠度太大行不通。
若是加水稀釋砼,瞬間流動即會停。
(外加劑調)
多加減水低水量,干流發黏砼太犟。
泵壓升高難送上,水量剛好才適當。
(砂率調)
砂率稍低強度高,泵送困難用水少。
砂率較好二極配,填縫助流不可廢。
(粉料調)
砼流粉料是關鍵,總量不足也枉然。
相同成本巧轉換,煤灰礦粉更省錢。
機制砂
機制砂,石破碎,外力沖擊有裂隙。
纖微裂,能吸水,粒型不園棱角利。
砼要流,大砂率,粉料要多泵送易。
石灰巖,更吸水,石粉專吃外加劑。
要流動,保塑劑,交聯微,顯神奇。
石粉多,高裂率,長期養護多澆水。
坍損大,小料配,多加減水必離析。
摻河砂,粒要細,粒徑粒型調配比。
所需原料
水泥、石灰、石膏等無機膠凝材料與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進而通過化學和物理化學作用凝結硬化而產生強度。一般說來,飲用水都可滿足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水中過量的酸、堿、鹽和有機物都會對混凝土產生有害的影響。集料不僅有填充作用,而且對混凝土的容重、強度和變形等性質有重要影響。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質,可加入外加劑。由于摻用外加劑有明顯的技術經濟效果,它日益成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組分。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或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節約水泥,在混凝土攪拌時也可摻入磨細的礦物材料──摻合料。它分為活性和非活性兩類。摻合料的性質和數量,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變形、水化熱、抗滲性和顏色等。
混凝土澆筑的一般要求
1、澆筑前應對模板澆水濕潤,墻、柱模板的清掃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后再封閉。
2、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米,如超過2m時必須采取加串筒措施。
3、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如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導管、溜槽或在模板側面開門子洞。
4、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進行,每層澆筑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分層高度為插入式振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大不超過500mm,平板振動器的分層厚度為200mm。
5、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問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
6、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問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問歇的zui長時間應按所有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初凝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小時應按施工縫處理。7、澆筑混凝土時應派專人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插筋等有無位移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灌,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畢。
混凝土澆筑
1.柱子澆筑混凝土時,應在柱頭和墻上搭設下料平臺,混凝土先放在平臺上,接順后再由人工用鐵鍬鏟混凝土入模,并做到分層下灰, 分層振搗。混凝土澆筑前,柱和墻根部先澆筑30─50cm 厚一層同等級水泥砂漿。
2.梁板澆筑應連續進行,并在前層混凝土凝固之前將后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對每層的衛生間和屋面混凝土澆筑更要高度重視,確保混凝土的密實度及無施工縫出現,確保混凝土質量,嚴防漏水。
3.在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構件相交處,采用延后的低坍落度混凝土澆搗。
4.施工縫位置的留設,應預先確定,留設在結構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同時應征得技術負責及監理單位的同意。對施工縫的處理時間不能過早,以免使已凝固的混凝土受到震動而破壞,混凝土強度應不小于1.2MPa 時方可進行,處理方法如下:
(1) 清除表層的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或軟弱混凝土層,然后用水沖洗 干凈,并保持充分濕潤但不能殘存有積水。
(2) 在澆筑前,施工縫先鋪一層水泥漿或者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3) 施工縫處的混凝土應細致搗實,使新舊混凝土結合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