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會反應隨著疫情常態化與國內工業經濟運動回升,高技術制造業實現穩定增長,同時中國工博會提前制訂了完善的防疫措施,終獲得國內外展商認可,再度激發了展商信心,部分退展展商重返中國工博會大家庭。終,
本屆中國工博會共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2238家參展商,其中,境外和外商投資企業展覽面積占18.8%。跨國企業“表白”中國市場 攜首展亮相工博中國加速推進“新基建”,為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也為行業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許多國際型公司加大了在中國市場中的科研、宣發和投入力度,提升產業基礎能力與產業鏈韌性,賦能未來新‘智’造。
工博會體現冷鏈物流管理平臺其主要參數,包括車輛使用率、冷鏈設備在線率、冷庫告警率、水缸告警率,以及各類告警排行、各類異常占比等。
黑湖科技:基于MES,打造數字工廠
成立于2015年的黑湖科技基于云端的算法模型,開發了實時協同系統,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數據聚合、實時監控、分析解讀和智能決策。本次展會,他們主要展出數字工廠和新制造的解決方案。
來自蘇州的機器人“新秀”集萃智造公司,在工博會上一口氣發布三款人機共融協作機器人,負載分別為3公斤、5公斤和10公斤,全部標配視覺定位系統,因此被稱為“有眼睛的機器人”。公司產品研發中心總監盧鈺說,在人機協作機器人產業鏈中,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受限于進口嚴重限制了我國人機協作機器人的發展,這三款機器人攻克了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大幅度降低了生產制造的成本。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工博會特別設立了抗疫精品展區,不少展品都是在抗疫病房外的公開亮相。“抗疫期間,電視上好像看到過,這次是次見到真身。”
嚴格防控與良好觀展體驗的背后,是現場工作人員辛勤的付出。據介紹,本屆工博會工作人員較往年至少增加50%,特別是在消殺、測溫、應急處置等“一線環節”加派人手。同時,每天有5到6位有經驗的疾控人員坐鎮現場,一旦發現異常,將由這些人士決定如何處置。此外,現場還配置了1臺負壓救護車、2臺普通救護車,如果需要轉運相關人員,這些設備可以及時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