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擺渡機主要特性
設備類型:塔式
輸入輸出:內置輸入模塊1個和輸出模塊1個
光盤容量:142張
光驅數量:2臺
內外網物理隔離,保證數據單向傳輸,防止信息泄密;采用自動機械手臂進行光盤刻錄、光盤數據導入、實現無人值守;可實現對擺渡光盤盤面信息打印,便于擺渡光盤管理;提供二次開發接口,可與相關業務系統無縫對接;標準7U機架式結構、模塊化設計;設備提供安全鎖,保證光盤擺渡過程中的數據安全
多介質備份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
從數據的安全性出發,虛擬磁帶庫的訪問與磁帶類似。用戶不能直接訪問磁帶,被病毒的文件也不會磁帶存儲數據,確保讓備份的數據更。同時,虛擬磁帶庫采用基于RAID保護的磁盤陣列,提高了可靠性。而直接磁盤備份模式下,基于磁盤陣列的存儲設備是以文件系統的方式出現在服務器上的,無論這個服務器是應用服務器還是介質服務器,這個文件系統都可以由任意工具來操作,也可以被任何人訪問,即使是無意的“DEL”(刪除)操作也可以毀掉所有備份數據,這意味著系統管理員的誤操作或者其他人的惡意刪除都可以造成的數據丟失,病毒等諸多風險導致備份的數據無法恢復等。
光存儲原理
當激光碰到儲存原材料的時候會產生物理學或是化學變化,換句話說原材料的性質發生了一定的轉變,性質產生變化的部位點大家視為二進制數中的“1”;而激光并沒有通過的地區,塑料的特性保持一致,這種部位點大家視為二進制數中的“0”。當進行記錄后,光碟上就留有一串串的二進制數0011010101,那樣人們就取得成功的把數據信息刻錄光盤在光碟上。在我們必須將記錄的數據信息讀取時,一束激光在通過記錄點“1”和非記錄點“0”時,二者之間的折光率、瑩光數據信號等原材料性質不一樣,恰好是這些差距可以將記錄點和非記錄點區別開,進而取得成功獲得大家儲存的信息內容。
磁盤庫的概念
早在10余年前即已被IBM,StorageTek等存儲廠商所采用。然而,受限于磁盤和虛擬磁帶技術的發展,以及廠家為了保護其既有模擬磁帶庫市場的考量,長期以來磁盤庫以價格高昂著稱,使其通常作為大型磁帶庫的前端緩存使用,且依附于特定的主機系統(“封閉系統”),市場認知度一直很低。而在近些年,磁盤技術快速發展,出現了多種類型磁盤(SCSI、FC、ATA、SATA),使單位容量磁盤存儲的價格急劇下降,進而使磁盤陣列作為備份設備的應用也愈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