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罐水平排管式蒸汽加熱器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1)蒸汽加熱器沒有充分釋放蒸汽的汽化潛熱,使高溫凝結水(包括高溫凝結水減壓蒸發產生的蒸汽和疏水器后期瞬時泄漏的蒸汽或密封面不嚴密時泄漏的小部分蒸汽)直接由疏水器排放掉;
(2)加熱排管內由于同時存在蒸汽和凝結水,水錘現象較嚴重,使蒸汽加熱器排管之間的焊接接頭容易被水錘振動所損壞。
新蒸汽加熱器結構特征為:將管束中的頭、尾集合管的出入開口由原來每側中間一個改成每側上下二個開口,并將管束豎立放置在儲罐的底部,其優點是蒸汽與凝結水分別走上、下層管子,這樣可以很好地解決水錘問題,但隨之又出現了以下問題:
⑴ 由于管束的豎立放置,管束中的多根蒸汽加熱器的加熱管存在反復加熱油品現象,使油品(特別是蠟油)容易受高溫而變質;
⑵其下部管子過低時,容易對儲罐底部的水進行加熱,而使油品產生出乳化現象;
⑶豎立式蒸汽加熱器上部管子過高時,容易露出液面以上而引起油品自燃事故。
節能型蒸汽加熱器工藝流程為:過熱蒸汽在垂直的翅片管內自上而下冷凝,冷凝后的飽和水經過氣液分離器后,在蒸汽壓力的作用下流回到過冷區,在過冷區的翅片管內自下而上動,進行顯熱換熱。原因:加熱器靠蒸汽入口側的溫度高,故右側送風機送出的溫度也高。而被加熱的再生氣則垂直于翅片管流動并掠過管束,與管內的蒸汽進行熱量交換,從而達到熱量傳遞的目的。設置氣液分離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分離掉蒸汽中的不凝性氣體以及避免非設計工況時在換熱管內產生汽液界面,保證進入過冷區的管內介質完全為飽和水,減少汽液界面對換熱管和焊接接頭產生的沖擊腐蝕。
蒸汽加熱器作為一種加熱裝置,現在在各個方面得到了不少應用。由于它與空氣加熱器還是有所差別的,因此今天我們有必要要來好好研究一下,以便知道應在什么場合使用哪種加熱器,現分析介紹如下。
蒸汽的加熱方式簡單可以分為兩種,分別為直接加熱和間接加熱方式,而間接加熱方式又有很多形式,比如常見的盤管、換熱器、夾套等等。蒸汽加熱器設計適合室外布置,可以長期安全運行,整體設計壽命不小于30年。直接加熱方式大的優點就是,熱能基本沒有損失,而間接加熱方式由于傳熱效率的問題則不然。今天所說的蒸汽加熱器,就是用于直接加熱系統中,又可以叫做汽水混合器。
蒸汽加熱器主體是由翅片管束,承壓管板,承壓管箱,側板,蒸汽進出口管及空氣進出口變徑組成,其中空氣進出口與風管相連接,通過風機強制送入空氣。⑶豎立式蒸汽加熱器上部管子過高時,容易露出液面以上而引起油品自燃事故。蒸汽的入口端應置于設備上方,冷凝水出口靠近位于設備下方。空氣的入口應靠近冷凝水出口端,空氣的出口應靠近蒸汽的入口端,雖然這樣還不能夠實現完全的逆流,但此種布置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傳熱溫差,達到有效傳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