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顯式粘度計原理應用介紹 數顯式粘度計是由同步電機經變速齒輪帶動轉子作恒速旋轉,然后經過轉子在流體中旋轉時,流體產生作用在轉子上的粘度反作用力矩,傳遞到轉子上的粘性力矩,會被由粘度計上的傳感器檢測出來,經過微型處理器計算后得出被測液體的粘度,從而再顯示在數顯粘度計上的顯示屏上。同時,流體對轉子的粘性力矩也越大,那么測量得到的粘度值越高;反之流體對轉子的粘度力矩越小,該粘度測量數值也會越小。 粘度計是有其較為嚴格的測量范圍的,每個轉子對應相應的轉速,都會為儀器提供一個專門的測量粘度范圍,我們應該根據待測流體的粘度大致范圍,來選擇相應的轉子和測量轉速。粘度計通常都是采用微電腦技術,能方便地設定量程(轉子號及轉速),對傳感器檢測到的數據進行數字處理,并且在顯示屏上清晰地顯示出測量時設定的轉子號、轉速、被測流體的粘度值及其滿量程百分比值等內容。這樣做的原因也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使用數顯式粘度計。
粘度計工作原理:其是按照設定的轉速控制步進電機準確平穩地運轉,并通過游絲帶動轉子轉動。當轉子沒受到阻力時,轉子和電機同步地旋轉;當轉子受到被測液體阻力時,轉子的旋轉將滯后于電機。當游絲的張力與液體阻力達到平衡時,轉子滯后于電機的張角是固定的。通過測量張角,根據設定的轉速和轉子,儀器計算出被測液體粘度并顯示在液晶屏上。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想要獲得旋轉粘度計測量的準確值,不僅在前期的操作過程中、溫度控制中都要符合規定,在后期的讀數中,也要注意等待10-15s的時間,當儀器旋轉和讀數穩定后,再獲取此時顯示屏上顯示的值。如果提前讀數,數據是會有偏差的。
另外,我們在未有任何待測流體時,嚴禁對旋轉粘度計進行開機空轉,因為此時會破壞游絲的平衡性,長此以往會導致儀器測量出現偏差。
旋轉粘度計的測量原理:旋轉粘度計開機后首先要檢測零位,這一操作一般在不安裝轉子的情況下進行,然后在半徑R1的外筒里同軸地安裝半徑R2的內筒,其間裝滿了粘性流體,同步電機以穩定的速度旋轉,接連刻度圓盤,再通過游絲和轉軸帶動內筒(即轉子)旋轉,內筒(即轉子)即受到基于流體的粘性力矩的作用,作用越大,則游絲與之相抗衡而產生的扭矩也越大,于是指針在刻度盤上指示的刻度也就越大。將讀數乘以特定的系數即得到液體的動力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