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1)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2) 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 扣件螺栓是否松動;4) 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本標準表4.6.2-1的規定;5)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 是否超載。落地式腳手架作為施工現場的重大危險源,其設計和構造及搭設應嚴格按照規范等要求進行,避免安全隱患的出現。每根立桿底部宜設置底座或墊板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鋼管底端不大于 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6.3.4單、雙排腳手架底層步距均不應大于 2m。
架子管扣件,用來搭建架子管的扣件,與腳手架扣件幾乎相同,但是功能上要更一些。隨著城市及城鎮建設的快速進展的步伐,新型的支撐體系材料及施工工藝不斷出現,使單體項目工程在工期、成本、安全文明等方面得到和降低成本。為了使各位同行充分了解新型輪扣式鋼管腳手架與傳統的扣件式腳手架的,特做了如下比較說明:1、加快工期簡單以100m2平方米房建工程為例,搭拆傳統扣件式模板支撐架按每天8小時工作時間計算,需要1.5天也就是12小時(需要8個技術工4個普工)。
這種連墻方式具有較大的剛度,其既能受拉,又能受壓,在荷載作用下變形較小。柔性連接則通過鋼絲或小直徑的鋼筋(拉筋)、頂撐、木楔等與墻上的預埋件連接,其剛度較小,只能用于高度24m以下的腳手架。5.底座底座一般是在鋼板上焊短鋼管制成,其形狀及相關尺寸見。底座形式有內插式和外套式兩種,內插式的外徑D1比立桿內徑小2mm,外套式的內徑D2比立桿外徑大2mm。建筑業目前取得不錯的進步,建筑扣件是建筑業中的關鍵零部件,選用不銹鋼金屬鑄造而成的鋼管在應用中功能顯著,長期應用進程中也不易造成銹蝕的問題,具備較長的壽命。